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祁让轻慢的语气,让中山王倍感羞辱。
皇帝随便一件龙袍都要数十名皇家御用的顶尖绣娘耗时十几个月才能完成,光是金线雀羽都要用上万根。
自己身上的龙袍,虽然不是正经皇家织造局做的,但也花了不少心思,祁让居然说是裁缝铺子里做出来的。
这不明摆着讽刺他是个冒牌货吗?
虽然他的确不是正统皇族,但祁让连亲爹都杀,又能好到哪里去?
既然都是抢,凭什么他抢不得?
只要抢到手,谁敢说他不行?
中山王挺了挺胸,从侍卫身后走出......
御书房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际,浓烟滚滚,呛得人睁不开眼。禁军与太监们慌乱地奔走扑救,却无济于事。大火吞噬着一卷卷典籍、一道道圣旨,也焚毁了苏瑶最后的希望。
她原本将密信藏在御书房最深处的暗格之中,只待朝会上由赵景辰亲自呈上。可如今,一切都化为灰烬。
偏殿内,苏瑶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她的身体已经虚弱至极,连呼吸都变得困难。昨夜,她在宫女送来的膳食中尝到了一丝异样的苦涩,心中已然明白??皇后终于动手了。
她没有挣扎,也没有反抗。她知道,自己已是瓮中之鳖,逃无可逃。
“娘娘……”贴身侍女轻轻唤了一声,眼中满是担忧。
苏瑶微微睁开眼,声音沙哑:“帮我……把那封信……交给太子。”
侍女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奴婢这就去办。”
苏瑶闭上眼,长长吐出一口气。她知道自己撑不了多久了,但她必须让真相流传出去。
哪怕她死了,也要有人替她完成未竟之事。
***
与此同时,皇宫外的赵景辰正焦急等待消息。
他已经派出三拨人手潜入宫中,试图联系苏瑶,却始终得不到回应。他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
“殿下。”一名亲信匆匆赶来,“宫中传出消息,苏大人昨夜暴毙于偏殿,死因尚未查明。”
赵景辰脸色骤变,拳头紧握:“不可能!她昨日还好好的!”
“属下怀疑,是皇后下的毒。”亲信低声道,“而且,御书房刚刚起火,许多重要典籍都被烧毁。”
赵景辰猛地站起身,眼神锐利如刀:“看来,他们是想毁掉所有证据。”
他咬牙沉思片刻,最终做出决定:“立刻召集心腹将领,准备进宫请命。”
亲信迟疑:“殿下,此举风险太大。若陛下不同意……”
“若再不动手,就真的什么都来不及了。”赵景辰冷冷道,“我不能再等了。”
***
朝会当日,太和殿内百官齐聚,气氛凝重。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神色复杂。皇后立于凤座之下,神情自若。
赵景辰步入殿中,目光扫过四周,最终落在皇帝身上。
“儿臣参见父皇。”他拱手行礼,语气坚定。
皇帝淡淡道:“太子有何要事?”
赵景辰取出一封密信,高举过头:“儿臣手中有苏大人临终前托付的最后一封信,请父皇过目。”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皇后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太子殿下,苏大人已死,这封信的真实性如何证明?”
赵景辰冷笑:“母后,你何必装模作样?你篡改遗诏、操控朝政,甚至害死忠良,难道还想继续掩饰吗?”
皇帝皱眉:“赵景辰,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儿臣当然知道。”赵景辰直视皇帝,“父皇,您还记得先帝临终前召见的几位老臣吗?他们之中,有一位至今仍在世。若您不信,大可传他前来对质。”
皇帝沉默。
皇后依旧神色从容:“陛下,太子殿下这是在拖延时间。他早已与外臣勾结,意图逼宫,还请您明察。”
赵景辰怒极反笑:“你倒是会倒打一耙。可惜,这一次,没人会再相信你。”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紧接着,一名宦官跌跌撞撞地冲入殿中,跪地禀报:“陛下!御书房失火!火势凶猛,已无法控制!”
此言一出,满殿震惊。
皇帝猛然站起:“御书房?!”
“是!”宦官急声道,“火是从密室方向烧起来的,许多典籍都被焚毁……”
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知道,那里藏着多少机密文书,又藏着多少足以颠覆朝局的秘密。
他猛然看向皇后,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深深的怀疑。
皇后仍旧微笑,语气温柔:“陛下,天意如此,何须强求?”
皇帝久久未语,最终缓缓坐下,低声道:“退朝。”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反应。
赵景辰看着皇帝,眼中满是痛心。
他知道,父亲终究还是选择了沉默。
但他也知道,这场较量,还未结束。
***
几日后,御书房大火被扑灭,废墟中搜出一块焦黑的玉玺碎片,以及部分残破的奏折。
其中一份奏折上,赫然写着“传位于长子赵景辰”几个字。
消息传出,京城震动。
百姓议论纷纷,民间开始流传太子才是正统继承人的说法。
赵景辰趁势整顿兵马,准备再次请命。
而皇后,则在凤座之上,静静看着这一切,嘴角浮现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她知道,这场棋局还未结束。
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掌控全局。
至于苏瑶……
她死了也好。
至少,她再也不会成为她的阻碍。
***
风雪渐歇,春日初现。
城南一处荒庙里,一个身影悄然现身。
他披着斗篷,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他缓步走入庙中,从怀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笺,轻轻展开。
那是苏瑶临死前写下的最后一封信,详细记录了皇后篡改遗诏、操控朝政、杀害忠良的全过程。信中还提及一位尚在人世的老臣??当年曾亲眼目睹先帝口述遗诏的顾命大臣之一。
“苏大人……”那人低声呢喃,声音透着几分悲凉,“你放心,我会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他将信小心收好,转身离去,脚步坚定。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皇后正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御书房废墟,神情莫测。
“娘娘。”沈无痕低声开口,“那位老臣已经被软禁在府中,不会有动静。”
皇后轻笑:“很好。”
她顿了顿,缓缓道:“不过,还是要提防赵景辰。他既然知道了那封信的存在,就不会轻易罢休。”
沈无痕点头:“属下明白。属下已安排人在各处布控,若有风吹草动,第一时间知晓。”
皇后满意地颔首:“很好。接下来,我们只需要等。”
等赵景辰按捺不住,率先出手。
到那时,便是他彻底出局的时候。
***
数日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京城。
太子府中,赵景辰召集众将,神色凝重。
“我已经派人秘密联络那位老臣。”他缓缓开口,“只要他能在朝会上当众作证,皇后便再也无法翻身。”
副将皱眉:“殿下,此事风险极大。若陛下仍不表态,我们恐怕会被扣上谋逆之罪。”
赵景辰冷笑道:“谋逆?呵,她篡改遗诏、操控朝政,才是真正的大逆不道之人。”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明日朝会,我要带兵入宫,请父皇彻查此案。”
众人闻言皆是一震。
“殿下,不可!”副将急道,“此举太过危险,若陛下不出面制止皇后,您岂非成了叛臣?”
赵景辰沉声:“我宁愿做叛臣,也不能看着江山落入一个女人之手。”
话音落下,众人皆沉默。
他们知道,这一战,已经不可避免。
***
次日清晨,朝会如期举行。
赵景辰率军入宫,列阵于太和殿外。
百官陆续入殿,气氛紧张异常。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脸色阴沉。
皇后依旧立于凤座之下,神情淡然。
“赵景辰。”皇帝冷冷开口,“你率军入宫,意欲何为?”
赵景辰昂首挺胸,朗声道:“儿臣恳请陛下彻查此案,还太子名分,还天下公道!”
皇帝眉头紧锁:“你有什么证据?”
赵景辰挥手示意,一名官员快步上前,递上一封信。
“这是苏大人临终前所写的密信。”赵景辰沉声道,“其中记载了皇后篡改遗诏、操控朝政的所有罪证。”
皇后依旧镇定:“陛下,这不过是死人留下的一封信罢了。谁能证明它的真实性?”
皇帝沉默。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通报:“顾命老臣李慎求见!”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李慎??正是当年参与先帝临终托孤的唯一幸存者。
皇帝猛然抬头,看向殿门。
只见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缓步走入殿中,步伐虽慢,却无比坚定。
他走到殿中央,缓缓跪下:“老臣李慎,叩见陛下。”
皇帝声音微颤:“李卿……你为何会在此?”
李慎抬起头,目光如炬:“陛下,老臣今日来,是为了说一个尘封多年、却被掩盖至今的真相。”
他顿了顿,缓缓道:“先帝临终前,亲口交代,传位长子赵景辰。”
此言一出,犹如惊雷炸响,震撼全场。
皇后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平静。
“陛下。”李慎继续道,“当年先帝病重,召集老臣商议继位人选。老臣亲耳听闻,先帝明确表示,要将皇位传给太子殿下。然而,皇后娘娘却在事后私自篡改遗诏,伪造圣旨,扶持幼主登基,以图垂帘听政。”
皇帝的手指紧紧攥住龙椅扶手,指节泛白。
“你说的……可是真的?”他的声音低沉而颤抖。
李慎重重叩首:“老臣愿以性命担保,句句属实!”
殿内一片死寂。
赵景辰站在原地,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
他知道,这一刻,终于来了。
皇后终于无法再掩盖真相。
她缓缓起身,轻叹一声:“陛下,老臣年迈,难免记忆错乱。您真的愿意相信一个即将入土之人的一面之词吗?”
皇帝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在赵景辰、李慎、皇后之间游移,内心挣扎至极。
最终,他缓缓开口:“朕……需要时间考虑。”
赵景辰心头一沉。
他知道,父亲又一次选择了逃避。
皇后微微一笑,仿佛胜券在握。
然而,就在她准备落座之际,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紧接着,一名侍卫飞奔而入,跪地禀报:“陛下!北境急报!突厥大军压境,已攻破雁门关!”
此言一出,满殿震惊。
皇帝猛然站起:“什么?!”
侍卫低头:“敌军号称十万,前锋已逼近幽州,请求陛下速速调兵遣将!”
皇帝脸色铁青,额头沁出冷汗。
皇后却依旧神色自若:“陛下,此时不宜生乱。若贸然更换储君,只怕动摇军心,影响战局。”
她顿了顿,语气柔和却不容置疑:“不如暂且稳定局势,待击退外敌后再议此事。”
皇帝沉默许久,终是缓缓点头:“准奏。”
赵景辰站在原地,拳头紧握,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他知道,皇后又一次利用国难转移了视线。
她赢了。
至少,在这一刻,她赢了。
但他不会放弃。
他永远不会放弃。
因为他是太子,是真正的储君。
也是这个帝国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