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殿中众人震惊不已,齐刷刷看向中山王。
中山王这是狗急跳墙,要和皇上鱼死网破了吗?
那可是中山王府几百多口人的性命啊!
祁让拧眉望着中山王,凤眸危险地眯起,眼中寒芒如刀锋闪过。
徐清盏突然上前一步,躬身抱拳:“皇上,臣已经在凌晨时分将看守寿康宫的兵士全部换下,现在寿康宫没有人能进得去,太妃和娘娘们都很安全,皇上不必担心。”
“徐清盏!”中山王咬牙叫他的名字,气得说不出话。
徐清盏并不理会,继续对祁让禀道......
暴雨如注,太和殿外的青石地面早已被雨水冲刷得发亮。赵景辰站在殿中,望着皇帝缓缓起身,神情复杂。
“退朝。”皇帝的声音低沉而疲惫,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群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多言。皇后微微一笑,优雅地起身,在沈无痕的搀扶下缓步离去。她的背影从容淡定,仿佛今日之事不过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插曲。
赵景辰站在原地,眼神冰冷。他知道,这场较量并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
***
夜幕降临,太子府内灯火通明。书房之中,赵景辰独自坐在案前,手中握着李慎递来的那份遗诏残片,目光沉静如水。
“殿下。”副将低声开口,“陛下终究还是没有表态。”
赵景辰轻轻放下残片,语气平静:“他不会表态了。”
副将皱眉:“那我们该怎么办?北境战事吃紧,若再不采取行动,只怕皇后会借机彻底掌控军权。”
赵景辰沉默片刻,缓缓道:“她已经掌控了。”
副将一震:“可我们还有兵权!只要您一声令下,便可率军入宫逼宫,以正名分!”
赵景辰冷笑:“你以为我想不到?可现在不是时候。”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皇宫的轮廓,眼中闪过一抹冷意:“皇后故意让李慎出现在朝会上,就是想让我动手。她在等我犯错。”
副将一惊:“您的意思是……”
“她知道,只要我带兵入宫,便会成为叛臣。”赵景辰缓缓道,“届时,她便可借勤王之名,调集忠于她的军队,一举铲除我与所有支持我的势力。”
他回头看向副将,语气坚定:“我不能冲动。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局势,等待时机。”
副将咬牙点头:“属下明白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心腹匆匆走入书房,脸色凝重。
“殿下,出事了。”
赵景辰眉头一皱:“说。”
“顾命大臣李慎,今夜在府中暴毙身亡。”心腹低声道,“死因尚不清楚,但据说是中毒。”
赵景辰瞳孔一缩,拳头猛然收紧。
“果然……”他低声喃喃,“她连一个垂暮老人都不肯放过。”
副将怒道:“殿下,这分明是谋杀!我们必须揭露她的罪行!”
赵景辰闭上眼,深吸一口气,随后睁开眼,神色已恢复冷静。
“传令下去,封锁消息。”他沉声道,“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副将一愣:“可是殿下,若不公布真相,百姓如何知晓皇后的罪行?”
赵景辰冷笑:“她既然敢杀人灭口,就不会让我们有机会公布真相。”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按兵不动,等待机会。”
副将沉默片刻,最终点头:“属下遵命。”
***
与此同时,皇宫深处,皇后端坐凤座之上,神情自若。
沈无痕立于一旁,低声禀报:“娘娘,李慎已除,尸体已经处理干净,不会有痕迹留下。”
皇后轻轻一笑:“很好。”
她抬眸望向窗外的夜色,嘴角浮现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赵景辰……你是不是很失望?”她轻声呢喃,“可惜,你的靠山,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
沈无痕迟疑片刻,低声道:“娘娘,太子如今虽未轻举妄动,但属下总觉得他另有打算。”
皇后淡淡一笑:“他当然有打算。他是个聪明人,知道现在不是动手的时候。”
她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太子府,眼神幽深。
“他在等。”她轻声道,“等我露出破绽。”
沈无痕皱眉:“那我们要怎么做?”
皇后轻笑:“我们什么也不做。让他等,让他熬,直到他自己崩溃。”
她转身,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我要让他明白,真正的胜利,从来不是靠一场战斗决定的。”
沈无痕深深看了她一眼,最终低头应道:“属下明白。”
***
数日后,北境战事愈发紧张。突厥大军连破三城,直逼幽州,京城震动。
皇帝召集众臣商议对策,皇后依旧立于凤座之下,神色淡然。
“陛下。”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道,“敌军势大,若不尽快派出援军,恐怕幽州难保。”
皇帝皱眉:“朕已下令调动京畿守军,但兵力有限,还需从各地调兵。”
皇后轻声道:“陛下,此时最要紧的,是稳定朝局,以防内乱。”
她缓缓扫视众人,目光落在赵景辰身上。
“太子殿下。”她微笑道,“您一向足智多谋,不知对当前局势有何高见?”
赵景辰看着她,眼中毫无波澜。
“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遣主将,统帅援军奔赴北境。”他沉声道,“若拖延太久,恐怕幽州失守,敌军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点头:“太子所言极是。诸卿,谁愿领兵出征?”
殿内一片沉默。
许久,终于有一名将领上前请命。
皇帝刚要点头,皇后却轻叹一声:“陛下,老将年迈,恐难胜任。不如由太子亲自挂帅,既可安定军心,又能彰显天子威仪。”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赵景辰心头一沉,脸上却不动声色。
“母后之意,是要儿臣离开京城?”他淡淡问道。
皇后温柔一笑:“正是如此。太子乃国之储君,理应为国效力。况且,若您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岂非更能服众?”
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赵景辰心中已然明了??这是皇后设下的圈套。
她要将他调离京城,削弱他在朝中的影响力。一旦他离开,皇后便可趁机安插亲信,彻底掌控朝政。
“儿臣愿意出征。”赵景辰毫不犹豫地答应。
皇帝松了口气,皇后眼中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意。
***
次日清晨,赵景辰整装待发,率领五万精兵奔赴北境。
临行前,他站在城门口,回望京城,眼神深沉。
他知道,这一去,或许便是孤军奋战。
但他也明白,唯有战场,才是他翻盘的机会。
他必须活着回来。
因为他是真正的储君,也是这个帝国最后的希望。
雨,还在下。
北境的风雪裹挟着铁血与寒意,赵景辰率军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七日抵达幽州城外。
此时,突厥大军已将幽州团团围困,城墙之上箭矢如雨,杀声震天。赵景辰勒马于高坡之上,遥望战场,眉头紧锁。
“殿下。”副将策马上前,“敌军兵力远胜我军,若贸然进攻,恐怕难以取胜。”
赵景辰沉声道:“幽州乃京城门户,若失守,敌军便可长驱直入。我们没有退路。”
他环视众将,目光坚定:“今夜子时,分三路突袭敌营。务必一击即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众人皆是神色凝重,但无人质疑。
当夜,狂风呼啸,乌云遮月。
赵景辰亲率五千精锐,悄然潜行至敌军后方。他的战甲已被寒风吹得冰冷刺骨,但他毫无畏惧,眼中唯有前方那座燃烧着战火的幽州城。
子时三刻,信号火光骤然升起,三路大军同时发动突袭。
突厥大营顿时陷入混乱,喊杀声、马蹄声、刀剑相撞声交织成一片。赵景辰身先士卒,挥剑斩敌,所向披靡。
敌军仓促应战,阵型大乱。赵景辰趁势率军冲入主营,直取敌将首级。
此战,大获全胜。
突厥前锋被迫撤退,幽州之围暂解。
消息传回京城,百姓振奋,朝堂震动。
皇帝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皇后依旧立于凤座之下,神色淡然。
“陛下。”一位老臣拱手道,“太子殿下此战功勋卓著,若能乘胜追击,或许可彻底击溃敌军。”
皇帝微微颔首,正欲开口,皇后却轻叹一声:“陛下,幽州虽解围,但敌军主力仍在,若贸然出击,恐有闪失。”
她顿了顿,语气柔和却不容置疑:“不如让太子稍作休整,待援军集结后再做打算。”
皇帝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准奏。”
殿内群臣皆是面色复杂,心中明白??皇后这是要借机削弱太子的兵权。
***
与此同时,幽州军营之中,赵景辰站在帐外,望着远方苍茫的山河,神色沉静。
副将低声道:“殿下,京城传来消息,陛下已下令暂缓进攻,并命您原地驻守,等待后续调令。”
赵景辰冷笑:“她在等。”
“等什么?”副将皱眉。
“等我失去主动权。”赵景辰缓缓道,“等我手中的兵权被一点点蚕食。”
他回头看向副将,眼神锋利如刃:“但她不会得逞。”
副将郑重地点头:“属下明白。”
就在这时,一名密探匆匆赶来,跪地禀报:“殿下,属下查到了李慎大人真正的死因。”
赵景辰瞳孔一缩:“说。”
“李大人并非中毒身亡。”密探低声说道,“而是被人以极快的手法割喉而亡,手法干净利落,显然是宫中高手所为。”
赵景辰拳头猛然收紧,指节泛白。
“沈无痕……”他低声喃喃,随即冷笑道,“她果然已经坐不住了。”
副将咬牙:“殿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若不揭露她的罪行,百姓如何知晓真相?”
赵景辰沉默片刻,缓缓道:“我们要做的,不是揭露,而是反击。”
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星空,声音低沉却坚定:“我要让她知道,真正的储君,从来不会被逼到绝境。”
***
数日后,京城皇宫深处,皇后端坐凤座之上,神情自若。
沈无痕立于一旁,低声禀报:“娘娘,太子已在幽州按兵不动,未有异动。”
皇后轻轻一笑:“很好。”
她抬眸望向窗外,嘴角浮现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在等。”她轻声道,“等我露出破绽。”
沈无痕皱眉:“那我们要怎么做?”
皇后淡淡一笑:“我们什么也不做。让他等,让他熬,直到他自己崩溃。”
她转身,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我要让他明白,真正的胜利,从来不是靠一场战斗决定的。”
沈无痕深深看了她一眼,最终低头应道:“属下明白。”
***
然而,就在皇后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之时,一封密信悄然送入了太子府。
信上只有一句话:
“苏瑶未死。”
赵景辰看着这封信,久久未曾言语。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抹震惊与狂喜。
“她还活着……”他低声呢喃,仿佛不敢相信。
副将亦是震惊不已:“殿下,这……是真的吗?”
赵景辰深吸一口气,眼神逐渐坚定:“立刻派人查证。”
他知道,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一切都还有转机。
只要苏瑶还活着,那么她的证词、她的记忆、她的存在,便是最有力的证据。
皇后布下的局,终将迎来破局之人。
而那个人,就是苏瑶。
风雪渐起,幽州城外的战场上,寒风凛冽,杀意未散。
但赵景辰的心中,已然燃起了新的希望。
因为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