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徐,徐……”长平王震惊地瞪大眼睛,白净文雅的脸上已然呈现出死亡的颜色。
徐清盏狐狸眼里寒意森森:“王爷见谅,咱家也是不得已。”
长平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从贞妃娘娘找上自己的那天起,中山王就已经对他起了杀心。
今日即便他不动手,中山王也不会让他活着走到金銮殿。
他以为他主动向中山王交代实情,就能让中山王对他放下戒心,事实上,却是中山王的装傻充愣,让他放下了戒心。
“好,你真是我的好哥哥……”他转回头......
(续写开始)
御书房内,空气仿佛凝固。
皇帝的手指紧紧攥着那份卷轴,指节泛白。他的目光在苏瑶与皇后之间来回游移,神色阴晴不定。
“陛下。”皇后的声音柔和而坚定,“臣妾自知才德有限,但从未有半分不忠之心。苏大人屡次构陷于我,如今更是勾结太子,妄图动摇国本,实在令人寒心。”
她语气哀婉,眼角微红,似是委屈至极。
赵景辰怒道:“一派胡言!母后你篡改遗诏、操控朝政,证据确凿,还敢在此巧言令色?”
皇后淡淡一笑,看向皇帝:“陛下,若臣妾真如他们所说,那为何至今无人能拿出真正出自先帝手笔的遗诏?”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苏瑶心头一震,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
没错,她手中所持的密信,虽是先帝亲笔,但并未加盖玉玺,也无旁人见证。而皇后手中的供词和记录,却有当年几位老臣的签名画押,以及御书房的登记册页。
这是一场真正的较量??不是真相与谎言之间的对决,而是谁更有能力将自己塑造为“真相”的代言人。
皇帝的目光愈发深沉,最终落在苏瑶身上。
“你说这是先帝亲笔?”他缓缓开口。
“是。”苏瑶点头,“臣冒死从御书房密格中取出,绝无虚假。”
“可你如何证明,这不是你伪造的?”皇帝声音冷了下来。
苏瑶一怔,随即咬牙道:“陛下明鉴,臣岂会拿这种事开玩笑?若非事关社稷安危,臣怎敢擅闯御书房?”
“那你又如何解释,为何没有其他人知晓此事?”皇帝步步紧逼。
苏瑶张了张口,一时语塞。
就在这时,皇后轻轻叹息一声:“陛下,臣妾斗胆进言一句。苏大人聪慧过人,素有才名,可惜……太过执着。她一心要扳倒臣妾,不惜铤而走险,甚至勾结外臣,伪造圣旨,扰乱朝纲。今日之事,不过是她野心的一次彻底暴露罢了。”
她的语气平静,却字字诛心。
皇帝沉默良久,终是缓缓起身,走向龙椅上方的高台。
他背对众人,望着墙上悬挂的先帝画像,神情复杂。
“你们都下去吧。”他忽然开口。
沈无痕立即躬身行礼:“遵旨。”
赵景辰刚欲开口争辩,却被沈无痕悄然拉住衣袖,低声劝阻。
苏瑶站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这一局,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
出了御书房,苏瑶被软禁在偏殿之中。
她坐在窗前,望着天边残阳,思绪万千。
她原本以为,只要将密信呈上,便可一举扳倒皇后。可她低估了皇后的手段,更没想到皇帝竟如此犹豫不决。
她必须再做点什么。
夜色渐浓,风雪未歇。
她披衣起身,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封信。
信中详细记录了她所掌握的所有线索,包括御史台老官员之死、皇后与权臣勾结的证据、以及她在御书房发现密信的过程。
她将信封好,藏入袖中,等待时机。
翌日清晨,宫中传来消息:皇帝将在三日后举行朝会,正式审理此案。
苏瑶明白,那是她最后的机会。
她必须在朝会上,当众揭露皇后的真实面目。
但她也知道,以皇后的心机,必定不会让她活着走进大殿。
她需要一个计划。
***
与此同时,皇后寝宫。
“娘娘,太子已率军驻扎城外,随时可能入宫。”沈无痕低声禀报。
皇后端坐于镜前,神色淡然:“让他进来便是。我倒要看看,他还能翻起什么浪。”
沈无痕迟疑片刻:“那苏瑶呢?她若在朝会上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放心。”皇后微微一笑,“她活不到那个时候。”
沈无痕心头一凛,却未再多问。
他知道,皇后一旦下定决心,便不会再留活口。
***
三日后,朝会如期举行。
百官齐聚太和殿,气氛凝重。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神色冷峻。
皇后立于凤座之下,仪态端庄。
太子赵景辰身穿朝服,步入殿中,目光扫过四周,寻找苏瑶的身影。
然而,她并未出现。
“陛下。”赵景辰拱手道,“儿臣请求召见苏大人,以证清白。”
皇帝微微颔首:“宣苏瑶。”
片刻后,一名宦官匆匆赶来,跪地禀报:“回陛下,苏大人昨夜暴毙于偏殿,死因不明。”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赵景辰猛然站起:“不可能!她明明昨日还好好的!”
皇后轻叹一声:“太子殿下,人死不能复生。苏大人或许……是承受不住压力,选择了自我了断。”
“你放屁!”赵景辰怒吼,“她是被你们害死的!”
皇帝冷冷地看着他:“赵景辰,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赵景辰眼中燃起怒火:“儿臣知道。我知道母后一直在操控这一切,我知道她篡改遗诏、杀害忠良,我知道她想让弟弟登基,自己垂帘听政!”
他猛地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高举过头:“这是苏大人临死前托人送出的最后一封信,请陛下过目!”
皇帝皱眉接过,展开一看,脸色骤变。
信中详细记载了皇后与几位权臣暗中往来、操纵御史台、伪造遗诏的全过程,甚至还提到一份藏在御书房深处的真正遗诏副本。
“这……”皇帝瞳孔微缩,心中已有几分动摇。
皇后却依旧镇定:“陛下,这不过是一封死人留下的信罢了。谁能证明它的真实性?”
皇帝沉默。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紧接着,一名侍卫冲入殿中,跪地禀报:“陛下!御书房失火!火势凶猛,已无法控制!”
此言一出,满殿震惊。
皇帝猛然站起:“御书房?!”
“是!”侍卫急声道,“火是从密室方向烧起来的,许多典籍都被焚毁……”
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终于明白??有人想毁掉所有证据。
他猛然看向皇后,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深深的怀疑。
皇后仍旧微笑,语气温柔:“陛下,天意如此,何须强求?”
皇帝久久未语,最终缓缓坐下,低声道:“退朝。”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反应。
赵景辰看着皇帝,眼中满是痛心。
他知道,父亲终究还是选择了沉默。
***
几日后,御书房大火被扑灭,废墟中搜出一块焦黑的玉玺碎片,以及部分残破的奏折。
其中一份奏折上,赫然写着“传位于长子赵景辰”几个字。
消息传出,京城震动。
百姓议论纷纷,民间开始流传太子才是正统继承人的说法。
赵景辰趁势整顿兵马,准备再次请命。
而皇后,则在凤座之上,静静看着这一切,嘴角浮现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她知道,这场棋局还未结束。
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掌控全局。
至于苏瑶……
她死了也好。
至少,她再也不会成为她的阻碍。
***
(完)
(续写开始)
御书房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际,浓烟滚滚,呛得人睁不开眼。禁军与太监们慌乱地奔走扑救,却无济于事。大火吞噬着一卷卷典籍、一道道圣旨,也焚毁了苏瑶最后的希望。
她原本将密信藏在御书房最深处的暗格之中,只待朝会上由赵景辰亲自呈上。可如今,一切都化为灰烬。
偏殿内,苏瑶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她的身体已经虚弱至极,连呼吸都变得困难。昨夜,她在宫女送来的膳食中尝到了一丝异样的苦涩,心中已然明白??皇后终于动手了。
她没有挣扎,也没有反抗。她知道,自己已是瓮中之鳖,逃无可逃。
“娘娘……”贴身侍女轻轻唤了一声,眼中满是担忧。
苏瑶微微睁开眼,声音沙哑:“帮我……把那封信……交给太子。”
侍女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奴婢这就去办。”
苏瑶闭上眼,长长吐出一口气。她知道自己撑不了多久了,但她必须让真相流传出去。
哪怕她死了,也要有人替她完成未竟之事。
***
与此同时,皇宫外的赵景辰正焦急等待消息。
他已经派出三拨人手潜入宫中,试图联系苏瑶,却始终得不到回应。他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
“殿下。”一名亲信匆匆赶来,“宫中传出消息,苏大人昨夜暴毙于偏殿,死因尚未查明。”
赵景辰脸色骤变,拳头紧握:“不可能!她昨日还好好的!”
“属下怀疑,是皇后下的毒。”亲信低声道,“而且,御书房刚刚起火,许多重要典籍都被烧毁。”
赵景辰猛地站起身,眼神锐利如刀:“看来,他们是想毁掉所有证据。”
他咬牙沉思片刻,最终做出决定:“立刻召集心腹将领,准备进宫请命。”
亲信迟疑:“殿下,此举风险太大。若陛下不同意……”
“若再不动手,就真的什么都来不及了。”赵景辰冷冷道,“我不能再等了。”
***
朝会当日,太和殿内百官齐聚,气氛凝重。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神色复杂。皇后立于凤座之下,神情自若。
赵景辰步入殿中,目光扫过四周,最终落在皇帝身上。
“儿臣参见父皇。”他拱手行礼,语气坚定。
皇帝淡淡道:“太子有何要事?”
赵景辰取出一封密信,高举过头:“儿臣手中有苏大人临终前托付的最后一封信,请父皇过目。”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皇后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太子殿下,苏大人已死,这封信的真实性如何证明?”
赵景辰冷笑:“母后,你何必装模作样?你篡改遗诏、操控朝政,甚至害死忠良,难道还想继续掩饰吗?”
皇帝皱眉:“赵景辰,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儿臣当然知道。”赵景辰直视皇帝,“父皇,您还记得先帝临终前召见的几位老臣吗?他们之中,有一位至今仍在世。若您不信,大可传他前来对质。”
皇帝沉默。
皇后依旧神色从容:“陛下,太子殿下这是在拖延时间。他早已与外臣勾结,意图逼宫,还请您明察。”
赵景辰怒极反笑:“你倒是会倒打一耙。可惜,这一次,没人会再相信你。”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紧接着,一名宦官跌跌撞撞地冲入殿中,跪地禀报:“陛下!御书房失火!火势凶猛,已无法控制!”
此言一出,满殿震惊。
皇帝猛然站起:“御书房?!”
“是!”宦官急声道,“火是从密室方向烧起来的,许多典籍都被焚毁……”
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知道,那里藏着多少机密文书,又藏着多少足以颠覆朝局的秘密。
他猛然看向皇后,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深深的怀疑。
皇后仍旧微笑,语气温柔:“陛下,天意如此,何须强求?”
皇帝久久未语,最终缓缓坐下,低声道:“退朝。”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反应。
赵景辰看着皇帝,眼中满是痛心。
他知道,父亲终究还是选择了沉默。
但他也知道,这场较量,还未结束。
***
几日后,御书房大火被扑灭,废墟中搜出一块焦黑的玉玺碎片,以及部分残破的奏折。
其中一份奏折上,赫然写着“传位于长子赵景辰”几个字。
消息传出,京城震动。
百姓议论纷纷,民间开始流传太子才是正统继承人的说法。
赵景辰趁势整顿兵马,准备再次请命。
而皇后,则在凤座之上,静静看着这一切,嘴角浮现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她知道,这场棋局还未结束。
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掌控全局。
至于苏瑶……
她死了也好。
至少,她再也不会成为她的阻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