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72章天女妙身
随着韩云的出手,那些缠绕其上的愿力丝线纷纷断裂,化作点点彩光消散于虚空之中。
镜灵忽然轻呼一声:「主人!」
只见金身背后的虚空泛起涟漪,竟浮现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北魏工匠在悬崖上凿刻第一尊佛像时虔诚的眼神;战乱中僧人用身体护住石窟的身影;历代百姓在佛前祈求平安的跪拜……
「这些才是真正的功德。」韩云轻声道,「非为私欲,而是发自本心的善念。」
金栗如来的金身忽然微微颤动,那白毫舍利子竟自行脱落,悬浮于韩云面前,只见那白毫舍利子光芒渐盛,如皓月破云而出。
舍利子中隐约可见一位白衣居士的身影,正是维摩诘本相。
「善哉。」
虚空中响起温和的声音,「多谢小友扫身拂拭之恩!」
韩云竖掌为礼:「尊者以金身镇守此地,承受万千愿力之重,实乃大慈悲。」
维摩诘的虚影含笑摇头:「非是承受,而是化解。众生愿力如江河流转,我不过是一处浅滩,令其沉淀净化罢了。」
「我这缕心念残存至今,方得遇小友,真乃缘法也,今日即是我解脱之日。烦恼即菩提,不离生死丶不证涅盘,方为真解脱。」
「去也!」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舍利子绽放出柔和的光芒,那些断裂的愿力丝线竟在光芒中重新凝聚,化作纯净的金色愿力,如细雨般洒向山外。
镜灵仰头望去,只见麦积山外,那些原本被私欲缠绕的佛像,此刻竟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面容愈发慈悲庄严。
「主人,这是……」镜灵惊讶道。
韩云微微一笑:「维摩诘尊者以自身为引,将众生的贪念愿力转化为清净功德。此乃大乘菩萨之道,不住涅盘,不离红尘。」
维摩诘的虚影渐渐淡去,只馀声音在佛藏界中回荡:「小友身负佛道真传,他日必能证得无上菩提,这枚宝珠,便赠予小友。」
韩云转身看向那尊金粟如来的金身,此刻已褪去所有尘垢,通体琉璃般透明,散发着明净的光芒,其手中的那枚宝珠也散发着柔和光泽。
韩云将其取下,心念没入其中。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这竟是一门传承,但却不适合韩云修炼,只因这部传承名为:天女吉祥妙真法身!
在《维摩诘经》的记载中,魔王波旬曾试图通过天女诱惑持世菩萨和维摩诘,但最终因维摩诘的智慧与神通,波旬被迫将天女赠予维摩诘。
维摩诘通过教化使天女发菩提心,而魔王则因畏惧维摩诘的威严而退却。
想来这部传承,就是金粟如来渡化天女,使其修真向善之法。
功法中记载,修成此天女身,有七吉祥美妙之处。
其一,体有异香。传说涂香天女因前世以香涂佛足,转生天界后身具微妙香气,远闻四千里乃至百由旬,闻者皆得安乐。
其二,光明殊胜。天女身光如融金,远超一般天人,光明照耀,象徵福德庄严。
其三,容貌端严。修炼此法之人容貌会愈发完美,肌肤光洁,褪去皮毛之垢,眉目间自带慈悲庄严之相,令人见之忘俗。
其四,妙音清净。天女开口时,声音如清泉流响,能令闻者心生欢喜,烦恼顿消。
其五,心意通达。涂香天女闻佛说法后证须陀洹果,具解脱智慧。修此法者智慧渐开,能解众生心结,善说妙法。
其六,步履生莲。每行一步,足下自生金色莲华,步步庄严。
其七,无漏之体。最终成就的天女身清净无染,不堕轮回,可随缘化现度化众生。
韩云看完传承内容,不禁莞尔:「这倒是一门奇特的功法,可惜与我所修之道不合。」
镜灵凑过来,眨了眨眼道:「主人,不如让我试试?」
韩云挑眉:「你一个镜灵,修炼天女身?」
镜灵笑着转了个圈,身上泛起莹莹清光:「我虽非人身,但如今已经褪去妖气,本质纯净,正合这天女妙法的修行条件。况且……」
她忽然压低声音,「若能修成天女身,日后也能更好地辅佐主人。」
韩云略一思索,点头道:「也好。此功法重在修心,你本性还算纯善,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说着,他将宝珠轻轻一抛,那宝珠便化作一道流光没入镜灵眉心。
只见镜灵显化原型,一方古朴铜镜悬浮于空,镜面泛起层层涟漪,隐约可见天女妙相流转。
随后,那镜面之中,竟显化出一段过往来。
维摩诘之女月上女出生时,不曾啼哭,且能开口道出宿世因缘,由她身上散发出的光明胜于月照,犹如金色,照耀家内。
八岁大时,已长成美妙多姿的童女,引起城内诸大臣丶居士丶长者丶豪门贵族的童男爱慕追求。
月上女在空中为众人说法,其音清妙,闻者皆发菩提心。而后她随维摩诘居士修行,最终成就天女妙身。
也就是说,这天女妙身之法,其实是月上女的传承。
只是,这月上女的模样,竟与镜灵别无二致,当真是匪夷所思。
还是说,是镜灵成为了月上女,在镜中虚幻界里,重走月上女当年经历,得此传承?
因缘际会,就是如此奇妙。
亦或许,镜灵和曾经的月上女也是两朵相似的花罢了。
镜灵重新化作人形,对韩云一礼。
「尊者已得解脱,我们也该离去了。「韩云牵起镜灵的手,一步踏出,身影便从佛藏界中消失。
再出现时,二人已回到麦积山的栈道之上。夕阳正好,将整座麦积山染金色,犹如金粟满仓。山风拂过,万千佛龛中传来风声清响,宛如梵唱。
镜灵望着焕然一新的石窟,感叹道:「主人,这些佛像好像不一样了。」
韩云点头:「贪嗔痴慢皆是佛性,烦恼菩提本为一体。维摩诘尊者以无上智慧,化烦恼为菩提,此地的万尊佛像,如今已成真正的功德林。」
他遥望天际,轻声道:「佛不度人,唯人自度。但若有菩萨愿为舟筏,亦是众生之幸。」
「故而,佛是觉者,亦是决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