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百零八章前往武汉(第1/2页)
开封,101军指挥部,陈长官坐在主位上,宣读最高统帅的命令:国民革命军第101军,英勇无畏,战功卓著,现将第101军扩编为101军团,李振华升任军团长,并授予李振华中将加上将军衔,赵锡良任中将副军团长,张国华任中将军团参谋长,所部下辖两个军,番号依次为101军,王元奎任中将军长,102军,梁山虎任中将军长,每军下辖三个师,101军下辖新一师,新三师和23师,102军下辖新二师,40师,187师,46师由军团指挥部直接指挥,李良荣继续担任师长一职,原88师师长龙慕韩曾擅自撤离阵地,然念其却迷途知返,不予追究,调任新一师师师长,军衔降为少将,谢晋元调任新二师师长,其余各部不变,另,嘉奖该部大洋20万。
陈长官把文件和任命书交到李振华手中,李振华向陈长官敬了一个礼,然后接过文件和任命书。
“多谢校长,多谢陈长官,卑职一定再接再厉,消灭更多来犯之敌!”
“好,李军团长!”陈长官也面带微笑的看着李振华,说:“统帅考虑到你部在这次的战斗中伤亡惨重,所以让你们先赶到武汉休整和整编,所需要的一切军用物资,军委会都已经准备好,还有就是最高统帅决定在武汉召开一次庆功会,要求李军团长必须到场,所以希望李将军想和我一起回武汉,由赵锡良副军团长和张国华参谋长率领大部队来后。”
李振华连忙回答:“是,多谢长官还有校长厚爱,等卑职安排好了部队的事项,就和长官一同前往武汉!”
陈长官走后,李振华也开始安排部队的事宜。
张国华汇报:“咱们部队这一次虽然消灭了小鬼子的两个师团,但是部队伤亡很大,全军牺牲了9057人,还有11063人受伤。”
李振华听了张国华的汇报,说:“牺牲的弟兄,一定要好好安葬,让他们入土为安,受伤的弟兄也要好好救治,尽量不要留下残疾。”
“是,军团长!”
李振华又问:“这次,加上第16师团的,咱们缴获了多少战利品?”
张国华回答:“三八步枪一共23913支,歪把子机枪269挺,九二式重机枪84挺,九二式步兵炮21门,日式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5门,三八式150毫米榴弹炮7门,九五式75毫米野战炮23门,三八式75毫米野战炮18门,105加农炮11门,105榴弹炮4门,还有33门9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坦克29辆,军用卡车143辆。”
李振华点了点头,说:“这些武器都先收好吧!德式装备咱们不够用了,后续部队扩编,只能先用日式装备了。”
“是!”
黄杰被押到武汉以后被军事法庭判处枪决并且立即执行,第8军番号被撤销,24师被拆散补充到101军团各部当中,40师被完整的划归到101军指挥,102师则被划归到其他军了,而27军的几个师,36师和61师划归到71军,46师给了101军团,106师划归到40军,200师返回原部队新编第11军,但是,李振华和杜聿明要了一个排的坦克兵和一名战车营副营长朱荣昌,用来担任自己发的坦克教官。
至于坦克兵,主要还是从汽车团里挑选,会开车修车的人,学坦克也能够更快一点。
而27军军部的人员也被吸收到了101军团部。101军升为101军团以后,电讯处也升级为机要科,薛艳芳从少校处长升为中校科长,而原27军军部的电讯处处长柯丽娟也是电讯高手,还是薛艳芳的学姐,被任命为101军团机要科副科长。
安排好了部队的一切后,李振华就登上了陈长官的专机,一起飞向武汉。
因为李振华和101军的出现,消灭了第14师团,打残第16师团,历史上的悲剧再没有发生了,国军各个部队也能够在豫北豫北拉起一条战线挡住小鬼子后续的进攻。
而因为在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被歼灭两个师团,一个支队还有一个师团被打残,使得日军大本营还生气,怒斥寺内寿一和松井石根,也使得日军不得不对接下来的作战重新调整方向,武汉会战的时间将得到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零八章前往武汉(第2/2页)
6月1号,李振华乘坐陈长官的专机,来到武汉,随行的还有赵小虎和罗勇,一个是自己的警卫员,一个是警卫营营长。
下了飞机,就有许多记者在机场等候着抗日英雄的到来。
看到这一幕,李振华一脸懵懂的看着陈长官,问:“陈长官,这是?”
陈长官解释:“振华老弟,你不仅是最高统帅眼前的红人,更是真正的抗日英雄,所以最高统帅安排了记者招待会,待会你可不要怯场啊!”
“啊!好,多谢长官。”
说完二人一同下了飞机。刚到地面,几十个记者就包围过来,“陈长官,请问一下这位就是咱们的大英雄李振华李将军吗?”
陈长官对记者介绍领章已经挂着三颗星的李振华,说:“正如这位记者朋友问的,我向你们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消灭了第114师团,第10师团,第14师团,第16师团的李振华将军,现在李将军已经升任101军团的军团长,也是受统帅邀请到武汉参加庆功会的,但是李将军之前一直都在指挥部队作战,还没有好好休息就又到武汉,所以一时半会还不能和大家交谈,各位记者朋友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之后的记者招待会提出来,谢谢大家!”
说着在机场的卫兵把记者挡住两边,中间出来一条路,然后陈长官领着李振华上了车,向统帅部行政区行驶而去。
“刚刚实在是多谢陈长官啊!”
“唉,这没什么,我也曾经在前线带兵打仗过,尤其是这几十万人的作战,打起来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你先整理一下,一会先见统帅,然后我再安排你去休息,明天就是记者招待会了。”
“是,多谢长官!”
半个多小时后,汽车终于停下来,一名副官为李振华打开车门,李振华下了车,整理一下军容。
大门外,已经站着很多人,最高统帅站在队伍的正中间,何长官站在他的左边,而站在最高统帅右边的,是曾经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先生。
1927年以后,李振华与周先生再也没有见过面,1932年以后就失去联系了。
李振华整理一下自己的军容,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最高统帅前面,向最高统帅敬礼,说:“多谢校长亲自迎接学生,学生倍感荣幸!”
最高统帅握住李振华的手说:“振华呀!比起你在前线做出的贡献,校长我这一点算不得什么。”
然后最高统帅转过身指着周先生,说:“振华,你还记得他吗?”
李振华向左边跨出一步,向周先生敬一个最坚定标准的军礼,“先生,好久不见!”
周先生上前和李振华握手,说:“好久不见了,振华,你的战绩,我在陕北的听到了,你和你的部队都是好样的,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多谢先生夸赞!”
随后,李振华又向何长官敬礼,“何长官好!”
何长官也伸出手和李振华握手,说:“振华,正如周先生说的,你们都是好样的,如果率真能有你一半优秀就好了,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说着何长官还擦了擦眼角。
李振华也说:“唉,率真兄只是走错了一步路而已,却没想到,何长官,请节哀!”
这时,最高统帅突然冷哼一声:哼,然后继续说:“敬之,振华,不要为了这些事破坏我们的大好心情,就好像打输的是我们一样。”
陈长官也急忙说:“是啊是啊,各位同仁,大家先进去坐吧!”
进去之后,本来在场的所有人都比他高,按规矩的话,李振华坐着的资格都没有,但是李振华被要求坐到了最高统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