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243章:刘秀觉得你的挂太小了,赠予了你大陨石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正文卷第243章:刘秀觉得你的挂太小了,赠予了你大陨石术固守在府衙里的东胡士卒们,无不是瞪大了眼睛,愣在原地。
    乃至于,都没把手中的弓箭,放下来。
    一时之间,全都无法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万箭齐发,虽然只是个虚词。
    但同时也有数百支箭射出去,加之府衙不算空阔,更显得极为密集。
    尤其是,还是朝着一个不躲不避,乃至于不举盾防御的目标身上射。
    可结果怎样呢?
    无伤。
    再怎么,也不应该是这种情况吧?
    除了那头任劳任怨的驴,先挨了几箭。
    在皇帝屁股之后的车板上,甚至都没有箭矢能扎上去。
    当真就是一个完全真空区。
    而且哪怕遭逢一阵箭雨,驴车上的汉帝,都没有任何多余动作。
    仍旧是俯身,拜向车后的石碑。
    姿势标准,从前方望去,除了屁股,什么都看不见。
    无比虔诚。
    换他们,他们也虔诚啊!
    拜一拜就能万箭不伤,别说拜了,当场认祖宗也不是个事儿!
    要知道,每逢战阵,因流矢而亡的将士,不计其数!
    府衙里,渐渐有了声音。
    但不是喊杀声,也不是鼓锣声。
    而是这些东胡士卒们的小声嘀咕。
    这一刻,人们的惊讶、疑惑和畏惧,交织在一起。
    全然无法理解,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有人开始窃窃私语,只能以鬼神,去解释眼前的这一幕。
    光武皇帝在上,不然仅仅凭借着凡人之躯,如何能挡住如此密集的箭雨?
    别说是射在人家屁股上被叮的一声,像是打在铁器上一样弹开了,就算是那么多箭矢射偏,都不合情理啊!
    更有人直接开始默默祈祷。
    只希望这一切不是光武皇帝显灵。
    或是索性祷告起来,显灵也好,给个不破金身就够了,千万别降下陨星。
    能让一群训练有素,在城坡之后,依然能顽抗一天一夜的东胡士卒,如此失神。
    已经足以说明,现在他们到底在面对一个什么玩意儿,内心到底是如何崩溃。
    而就在东胡士卒们的难以自恃之中,府衙外的种轩,在稍微惊愕之后,就冷静地指挥着归义军将士,杀进了府衙之中。
    不管是不是光武皇帝显灵,也不管府衙里的东胡士卒,还有几分战意,他都不可能任由皇帝冒险,继续深陷于敌军之中。
    他本来还以为,是皇帝带着精兵进府衙受降呢!
    没想着皇帝见时辰差不多了,就直接一人一驴就冲了进去,最多再添个大石碑,给驴车压压重。
    刚才他看着万箭齐发,都以为要出事了呢!
    现在种轩更不敢赌,都这时候了还耽搁什么,东湖将士都被吓着了,赶紧痛打落水狗啊!
    归义军将士们,当即就在种轩的呼喝之中,杀进了府衙。
    他们的战斗力仍旧平平,但士气高昂。
    光武皇帝,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不仅给他们在风雪中指路,还为这一代的天子,降下了庇佑!
    只要跟着受到历代先皇赐福护佑着的圣天子,就能够战胜一切强敌!!
    而东胡士卒,在这这般的拼杀之下,显得极为无助渺小。
    昨天还有一战之力,还敢负隅顽抗,今天力气都没损耗几分,就已经开始退缩,开始畏惧。
    完全没有士气,提刀举盾都怕触动了光武皇帝。
    相较于这些寻常士卒,全翼其实也没好到哪儿去。
    昨天城破的时候,他就当机立断,做出了多手谋划,可谓是智谋过人。
    汉帝不进府衙,至少也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就这么一直拖着,准备打持久战。
    而且他没有将所有残部,一股脑都放在府衙之中。
    还有部分兵马,隐在城中。
    时机一到,就可以试图从各个方向,对归义军将士们,发动攻击。
    一旦归义军将士们,无法判断城中形势,肯定会稍有留手,或是微微混乱,而府衙也能够因此守住更长的时间。
    如果归义军将士因为轻敌,自觉得已经完全拿下了汝南,而对外围疏于防备。
    更是说不准,能在突袭之下,直接打破防线。
    接下来,配合着正面持续作战的东胡士卒,从府衙中杀出,能一股脑逆转形势。
    而如果汉帝进了府衙,全翼依然有应对之策。
    以天子之尊,定然不会孤身前来,必然有与其一同随行的精锐将士们。
    确实不好对付,但并非没有办法。
    全翼连夜让将士们,熟悉了府衙的布局,以衙门墙壁为依托。
    只要在汉帝率部受降的时候,突然出手,打一个措手不及,就能建功。
    他给下级将校作出了指令,府衙之中作战,就讲究一个灵活多变。
    时而分散,时而集中,利用地形和归义军将士们之间的空隙,进行巧妙作战。
    而且全翼也将归义军看得一清二楚,归义军将士们的战斗力,实际上并不强。
    哪怕是其中精锐,也强的有限。
    个人战斗力最强的,最能稳定成阵的,竟然还是那些敬道荣带来,吃过败仗的部曲。
    至多只有几个猛将,以及刘雉儿本身的棋盘,需要多加注意,忌惮一二。
    只要布置好了,肯定能将汉帝,以及其部众打退,取得一场小胜。
    到时候,再配合隐于府衙之外的诸多东胡将士,必然能令汉帝与归义军将士们,心生忌惮,减缓攻势。
    而如果这么拖下去,聂羌、蒲前光的追兵就到了。
    他对两人都有信心,这两人可不是什么庸才,即使被汉帝骗过了一时,也定然能很快反应过来。
    追兵会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那到了那时,归义军以及汉帝,必将陷入极为危险的境地。
    可全翼意想不到的是,刘恪做出了他最意想不到的举盾。
    孤身进入到了县衙之中。
    这个好打,只要不顾什么道德仁义,一波箭雨就能收割。
    这也是最好的局面、
    汉帝虽然雪夜奇袭汝南,成功破了城,但死在了冒进之中。
    然而本以为轻松无比的全翼,现在也只能大呼离谱。
    压根没有好局面与坏局面,也没有正确与错误的选择。
    任由他做出了各种对策,心中也只有一阵阵的无力感。
    他之前在听说刘宾身死的时候,还曾有几分同情。
    刘宾辅佐石周曷阿虎上位,他辅佐蒲前永固上位,两人的地位、出身都极为类似。
    虽然彼此之间没有见过,但颇有惺惺相惜之意。
    而刘宾作为一代智谋之士,却命丧于澡盆之下,当真让人啼笑皆非。
    没想到,今天轮到自己了。
    十面埋伏之下,给人踹了大本营,万箭齐发突然发难,都射不死人。
    但是留给全翼感叹的时间,已经没有了。
    只见一个将领,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一刀,把他脑袋给砍了。
    然后发挥大丈夫能屈能伸的精神,直接整顿起散乱的部曲,看模样,是打算投降。
    本来在大后方,抬头看天混时间,等着清点战场的吕奉父,哪见得了这场面?
    贰臣贼子,反复小人,你要直接投降,勉强还能为了大局考虑,忍上一忍。
    但你反复之后,还弑杀旧主,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吕奉父怒不可遏,当即抄起一杆长枪,马也不骑,如猛虎下山一般,直奔府衙而去。
    那员偷袭斩杀全翼的将领,正要找着刘恪投降呢,冷不防就被一个天降猛男杀入大军之中。
    直接被挑了起来,死的不能再死。
    “吕某一生行事光明磊落,向来信奉忠义二字,最是见不得这等弑主之徒!”
    “哼!”
    吕奉父直接将长枪往地上一插,深入地面半尺有余,枪杆还在抖动。
    四周皆惊,无论是敌我,都不敢触其逆鳞。
    刘恪怔了怔,吕主薄有些冲动了。
    不过也无所谓,全翼死后,东胡将士已经完全没有战斗力了。
    而且那弑主叛将,这不是还没来得及投降么!
    没投降就不算自己人,咱们大汉对降将降卒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降者不杀!”
    刘恪这时候才收起了屁股,从驴车上站起身来,一声龙吟。
    叮铃当啷——
    兵刃立时落了一片。
    汝南城就此宣告易主。
    “陛下.”
    吕奉父见皇帝没处理自己,有几分惊喜。
    虽然他见不得任何弑主逆贼,但这次行事有些突然了,多少有点,没把皇帝放在眼里。
    他自负忠义无双,可冷静过后,也觉得自己做错了。
    因而杀了那叛将之后,就没有动作,等着皇帝对他的处理。
    不然影响可能有些不好,以后收降不了东胡人,拖延了大汉北伐进度怎么办?
    这对他的忠义之名,也有影响。
    只是没想到皇帝如此宽仁,竟然没有任何处理。
    他便也凑过来,询问接下来如何处置俘虏。
    这才是主薄,应该做的事。
    刘恪瞥了眼吕奉父,自然没什么责怪的意思。
    谁叫东胡人投的不够快呢?
    以后打东胡人也是这样,投慢了一律当反贼处理。
    你投降都这么慢慢悠悠的,是不是想诈降?
    好啊,居然诈降,多亏我慧眼识破了计谋,拉出去砍了。
    战事已定,而接下来,刘恪却给出了几个谁都意想不到的命令。
    “给这驴儿封君。”
    刘恪很体贴的给驴子挂上一枚勋章。
    打仗先打鹅,封赏先封驴,这一仗着实让人迷糊。
    不过更让人惊讶的,还在后面。
    “把这些汝南守军的甲胄扒了,放出城。”
    放.
    放出城??
    凑过来的吕奉父、臧礼、敬道荣等人,都有些不解其意。
    刘恪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反问道:
    “当初敬道荣战败,又有聂羌入汝南,朕为何会哈哈大笑?”
    敬道荣大大咧咧道:
    “聂羌小贼,不足为虑!”
    臧礼原本是不明白的,但看到归义军轻松夺取汝南城之后,便明白了过来:
    “敬将军吃了败仗,东胡人便会轻视我们,因而不作防备。”
    “而有聂羌这种名将入汝南,汝南之中的守备,就会更为松懈。”
    “我军占据劣势,东胡人占据优势,这样才给了我军攻其不备,偷袭汝南的机会。”
    刘恪点了点头,臧礼能统兵,也有一定谋略。
    当先锋的武力值,可能差点了,道德底线也得考量一二,但作为副将还是挺不错的。
    他打算让臧礼长期跟着种轩,好好做一下思想工作。
    两人搭配起来也不错。
    一个擅长奔袭,胆略过人。
    一个是流寇,有丰富的流窜经验。
    无论是做救火队长,还是敌后起事,都很适合。
    刘恪继续道:
    “那又可知,朕在遂平取胜后,又为何不直接夺取遂平?”
    臧礼摇了摇头,这他却是不知道了,有补给不要,有根据地不要。
    难道皇帝就是有着绝对自信,能打出三渡汝水的操作,完美避开东胡两路追兵,同时奇袭汝南吗?
    这让皇帝再做一次,只怕也难吧?
    敬道荣脑子直,大笑道:
    “遂平守将被末将大名吓得胆寒,早已毫无战意,打下来也没意思!”
    众人直接忽略了敬道荣。
    种轩思索一二,道:
    “攻打遂平,是为了引诱聂羌的追兵相救。”
    “调度了聂羌的追兵,才给了我军三渡汝水的机会。”
    “陛下不仅仅是调动了我军将士,更是时时刻刻指挥着东胡人的动向!!”
    一语毕,四下皆惊。
    这等用兵之能,竟连敌军都被调度了起来?!
    吕奉父这时候突然开口道:
    “不仅如此,若是我军夺取遂平,遂平县的东胡士卒,必然要逃奔去往汝南。”
    “将遂平留了下来,才能在调度敌军动向的同时,分散东胡人的兵力。”
    众人一阵恍然。
    这十面埋伏之计,确实让他们陷入了插翅难飞,无比被动的境地。
    但同时也让东胡人的兵力,极为分散。
    如果不是兵力分散,汝南城中的守军不会只有这么一点,从而让他们在奔袭之下,找到机会。
    “只是臣还有一事不解。”
    吕奉父继续道:
    “陛下冒大风雪而不停止行军,孤军深入而不惧,这又是为何?”
    我开挂的。
    这话刘恪说不出口。
    种轩反应迅捷,立时将前因后果想了个明白,拱手叹道:
    “风雪阴晦,东胡人才不能用烽火联系。”
    “孤军深入,将士才愿意死战啊!”
    这时候,归义军将士们才知道,原来皇帝早就在下一盘大棋。
    对臧礼等降卒的优待。
    对归义军将士的特训。
    乃至于是深受信任的种轩、敬道荣等人。
    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
    种轩表示,自己学到了。
    这才用兵用谋的最高境界。
    哪怕是焚城而走,三渡汝水,冒雪突袭。
    也并非是赌博似的,以身犯险。
    而是无比精妙的算计。
    哪有什么步步惊心,全是步步为营,步步赢。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不错,这些都是为了奇袭汝南,但到了这里,就结束了吗?”
    刘恪觉得众人想的没问题,很好很合理的解释了他那一身小挂。
    不过现在只是拿下了汝南而已,后面要做的还很多。
    “末将明白了。”
    想到这里,种轩也明白过来。
    虽然是不可思议的拿下了汝南,实际上他们的处境,和在西平县之中,差不了太多。
    以皇帝的勇力,即使是西平县那种小县城,也能守得固若金汤。
    纵然是聂羌,带着骑兵,也攻不了城,再怎么万人敌,也敌不过一个棋盘。
    让他们弃西平而走的原因,在于多了敬道荣手中三千张嘴后,城中存粮不太够用。
    而现在虽然拿下了汝南,城中粮秣固然能多用一阵子。
    可他们依然处于十面埋伏之中。
    到处都有大股守军,甚至还有两路追兵。
    依然只能守城,还是很被动。
    甚至说不定,守起城来,要更困难一些。
    汝南城池宽阔,归义军将士们,满打满算也才一万两千人,不太够用啊!
    于是乎,种轩渐渐也明白过来,皇帝为什么会下令扒了东胡降卒的甲胄,然后放出城去。
    吕奉父也隐隐猜到了什么,立即着手准备了起来。
    大军打扫着战场,清点着损失。
    刘恪又将敬道荣唤到了身边。
    “你将所部三千人留下,另外点齐三千归义军士卒,去库房取用冬衣,备足保暖衣物.”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敬道荣听罢,挠了挠头,有些不太明白:
    “末将遵命。”
    刘恪见此,特意叮嘱了一句:
    “此事非大智大勇者不可为!”
    敬道荣眼前一亮。
    大智大勇?
    纵观军中,吕奉父、赵宁差些勇武,薛嘉、岳少谦稍逊智略。
    称得上大智大勇的,也就只有自己了!
    “末将绝不会有负陛下重托!!”
    汝南城的战事堪堪定下。
    暗中的波云诡谲,却未曾少了半分。
    袁深在袁氏府邸之中,意气风发。
    虽然袁氏家主重病在身,但族中也并非没有能人。
    他实在也不是谦虚,他什么袁氏分支家主,有那个能力当主家的代家主吗?
    袁深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族老们不可能看他长得帅,就将这样一支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随便交给他来掌舵。
    还不是因为他最先投靠了大汉,还在皇帝面前露过脸?
    汝南袁氏作为少有的大族,族中可有不少人,都在东胡之中当官儿。
    甚至在汝南守军里,也有几个自己人。
    家大业大的,以前不在大汉的势力范围内,倒是还好。
    可现在皇帝都打过来了,哪能不表态?
    袁深的态度很明显,自己身世清白,从没接受东胡的征辟。
    就连在西平县之中,也给汉军提供了足够的帮助。
    绑架?
    我是自愿被绑架的。
    一开始打听到,全翼固守在府衙之中,撑了一天一夜。
    袁深还有些战战兢兢的,生怕拖延了时间,被聂羌杀了过来,有些怂。
    但转念一想,他还是硬撑了下来。
    代家主的位置都拿了下来,只要稍微经营一番,他也是不输于陈伏甲的天下名士。
    凭什么不努力?
    于是也开始发动有限的资源,聚集汝南之中的各个世家豪族。
    一位老者缓缓开口,眉宇间充满了忧色:
    “汉帝虽然拿下了汝南,但仍旧处于十面埋伏之中。”
    “蒲前部大军未有折损,北伐的汉军,依然在前线不得寸进。”
    另一位家主接过话来,声音带着一丝焦虑:
    “后续还有蒲前光与聂羌所部。”
    一位年轻的家主补充着,显然对未来的局势,感到不安。
    “两路追兵,若是攻城,汝南城又如何能守住??”
    所有人都是无比凝重,思考再三,仍是对汉军驻防汝南,缺乏信心。
    面对这些问题,场内的气氛变得沉重起来。
    他们不是不想投汉,但得为后续做一个更为妥当的谋划。
    袁深说的,他们都懂。
    他们也听袁深说了,汉帝是如何凭着一己之力,守住西平县的。
    乃至于这次奇袭汝南,他们也很是认可。
    汉帝确实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战略眼光,无论是用兵用计,都是天下顶尖。
    但从西平县离去,就足以说明,这支归义军实际上在守城方面,做不了太多,大多都是靠着汉帝的个人勇武。
    虽说汉帝在汝南之中的战绩,足够震撼人心,但细细一数,全都是奇袭。
    乃至于在奇袭汝南之前,也全是一路逃窜,无比被动。
    什么泥驴渡帝王,三渡汝水。
    说得好听,实际上不都是跑路吗?
    至今为止,蒲前部根本没有大规模兵马损失。
    而聂羌大败十万普六茹部兵马,却是硬的不能再硬的战绩。
    更何况,蒲前部占据着大量兵马优势。
    归义军那点人,守汝南真不够看。
    不过也不是说,这些家主不看好归义军。
    而是他们觉得,归义军在打下汝南,取用粮秣物资,以及一些保暖衣物等必需品之后,很可能会像在西平县时一样,弃城而走。
    如果这时候给大汉提供支援,很可能被后续再度夺回汝南的东胡人给清算。
    最好的办法,还是保持中立,谁赢了自己都不亏。
    袁深见实在说不通,自己寸功为立,着实难受,不由得猛地一拍桌,怒道:
    “你们会后悔的!”
    一个颇有威望的家主站了出来,道:
    “够了,你只是袁氏的代家主。”
    席间一阵紧张的气氛。
    忽而,院外传来大吼声,而后门板应声而倒:
    “开门,讲论语的!”
    ——
    聂羌率部追到确山去了,另一边的蒲前光,则相较于聂羌,机动力没那么强。
    而他所部大军之中,辎重物资也较多,还有些攻城器械,着实不能追赶的太急。
    蒲前光在听到聂羌派人送给自己的消息后,稍微迟疑了一阵,并没有急着赶往确山。
    虽说他也觉得,汉帝很可能带着归义军,从确山跑了。
    这是三渡汝水之后,好不容易换取的一线生机。
    但他总觉得,汉帝不会那么简单。
    尤其是在经历过,驻扎有五万大军的军营,被五十人踹营之后。
    蒲前光更是觉得,汉帝无论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
    败了这么多次,他觉得想要预料到汉帝的行为,不算太难。
    往夸张了,往离谱了想就行。
    哪怕再离谱,只要有一点点可能,也是合理的。
    那么在十面埋伏,大军追击之下,怎样的行为,才算足够夸张,足够离谱呢?
    是带着兵马,在重重包围追击之下,逃出生天?
    还是出其不意,倒戈一击?
    蒲前光更相信,汉帝会选择后者。
    那么如何才够出其不意?
    蒲前光敏锐的发现了汝南。
    汝南作为郡治,且是全翼驻扎的重城。
    其中防御,乃至于将士们的戒备,相较于汝水以北完完全全的十面埋伏,要浅的多。
    是个破绽。
    虽然即使是破绽,也不是那么容易破的,但他们的敌人,是那个百战百胜,从未有过败绩的刘雉儿。
    所以蒲前光选择,带着大军赶往汝南。
    如果汉帝真的去了确山,以聂羌的能耐和其麾下精锐,也足够擒龙了。
    他这个后续赶到的,至多分到一些汤汤水水,甚至都不足以掩盖连连败绩。
    去汝南则不同。
    纵然不能堵到归义军和汉帝,也不至于有什么过错。
    而在去往汝南的途中,蒲前光遇到了暴风雪。
    这样的天气之中,不适合行军。
    简直天助东胡,以风雪封路,让滑如泥鳅的归义军,无法再东逃西窜。
    可蒲前光再三思索,忽然觉得,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行军,所以很适合奇袭。
    甚至于,在这样的局势,这样的天气下,汝南的守军,乃至于全翼本人,都不会过多警觉。
    要出大事啊!!
    “不行,必须得急行军赶上一阵了!”
    就在蒲前光将要下令之际,前方有斥候匆忙来报:
    “将军!前面有我军将士!”
    “什么!?”
    这真是晴天霹雳,一直猜测着归义军动向的蒲前光,快速打马,往前而去。
    却见正好有一支无比狼狈的败军,正朝这边退来。
    他们阵型混乱,如惊恐的鸟般争相逃窜,身无甲胄,只有薄衣。
    谁都不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将军,将军!!!”
    一个溃卒看见了蒲前光所部大军,疯狂哭喊着。
    可周围的哭喊声,将他的呼喊完全掩盖,连他自己也听不清楚。
    他们正是汝南城的守军,在扒下甲胄之后,放出了城外。
    但天气寒冷,遍地雪白,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何处能够落脚。
    只能沿着记忆中的大路,胡乱奔逃。
    能碰巧之中,和蒲前光的大军汇合,都已是无比意外。
    蒲前光亲自上前,捂着溃卒的手,为其暖着身子,问明白了缘由。
    自己料敌先机,猜到了归义军的动向,竟然还是慢了一步。
    硬生生让那刘雉儿,在雪夜之中,夺取了汝南。
    不仅获得了补给、甲胄、保暖衣物,甚至还有了各种大型守城器械,可以依托汝南城的高大城墙固守。
    就连发起十面埋伏之计的全翼,也黯然身死。
    甚至还极为不当人的,将降卒全都放了。
    “那刘雉儿真是不当人子啊!”
    蒲前光恶狠狠的骂了一句。
    这和他放过了敬道荣的三千将士,有异曲同工之妙。
    敬道荣的三千部曲,给西平县的存粮带来了极大压力,逼得归义军不得不放弃西平县。
    这些来自汝南的溃军,虽然不会给他所部的大军,造成粮秣压力,但会影响军心。
    他可不会发勋章,压根没什么鼓舞士卒的手段。
    只能硬生生安抚,这个安抚的过程会很长,溃卒肯定会影响全军士气。
    这必然会让他之后的攻势受阻。
    没有甲胄的士卒,完全就是累赘。
    甚至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生生接着。
    不然在这天寒地冻之中,这些溃卒只能等死。
    他哪里背得起这种骂名?
    至于刘雉儿将溃卒们放出城,是不是不顾其死活,有违仁义?
    刘恪表示,这没毛病啊,将降卒给放了,让他们回去找故主,难道不算是仁义之举?
    甲胄沉重,妨碍跑路,给他们直接卸下,难道还不够贴心?
    蒲前光一边安抚着败卒,一边下令放缓行军速度。
    现在知道汝南城已失,他也不急着行军了,这种天气下急行军,就是找罪受。
    真搞不懂,那刘雉儿到底凭什么能急行军后,还奇袭汝南成功的,就离谱。
    而且这也是给了刘雉儿带着归义军跑路的时间。
    只要你跑了,我重新率军夺回汝南,也是大功一件。
    至于追击,就还是让聂羌去追吧,他真累了。
    三渡赤水他追着渡了两次,就快维持不住军纪了,追击也不是个好活儿!
    而如果刘雉儿选择带着归义军硬守.
    “这次可不一样了。”
    蒲前光双眼微米,西平县城墙下失去的,他一定要亲手拿回来!
    如果刘雉儿真当着归义军硬守汝南城,这次铁定没他好果子吃!
    因为他现在,可不仅仅是带着大军,更有石周曷部、乞颜部的支援!
    “去告诉乞颜雍,等到我军在汝南城下安营扎寨,就可以着手组装那些新式霹雳车了。”
    几天之后,蒲前光就带着大军,在汝南城下落了脚。
    由于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蒲前光也没急着攻城,而是派出一员名唤阿里术的勇将,去城门前叫阵。
    “你!出来呀!”
    “城关上的鼠辈,给爷滚下来!”
    “听说那刘雉儿的棋盘不错,敢下来与小爷我大战三百回合!”
    “有能耐就驾着驴车出来,与我一战!!”
    城头上的归义军倒是还好。
    东胡将士们个个听得浑身一颤。
    敢这么叫嚣,也就是阿里术这种脑容量不大的猛男了吧?
    得亏是阿里术次次都是单骑叫阵,东胡将士们也乐得轻松自在。
    不仅能体现阿里术的勇武与嚣张,更能进一步,激怒城头上的归义军。
    自己的小命也能保住。
    不然城头上突然落下一个留客桩,他们就得跟阿里术一起凉凉咯。
    “这阿里术武艺平平,便是末将也能将之斩于马下啊!!”
    城头上的臧礼倒是听得恼火,他认识阿里术,阿里术武艺稀疏平常。
    即使是不以武艺见长的他,也能斗个上百回合。
    “臧将军冷静些,东胡人就是想以言语相激,诱使我军出城。”
    种轩急忙上前拦下。
    “我知道。”
    臧礼也是停止了动作,他当然知道这是诱他们出城,不过是做做姿态,表明自己的忠心罢了。
    和皇帝跑了一路,他直接从大汉忠良跃升成死忠!
    就算哪天败了,他不得不重新当起流寇,也一定要打出汉旗!
    刘恪远望城外的一片肃然,看着叫阵的阿里术,也是道:
    “蒲前光兵马众多,我军兵马短缺,能守满城头已是有些吃紧,贸然出击,只会反受其困。”
    “纵然要出兵,也得等着援军。”
    正面打,确实是打不过蒲前光所部,这一点毋庸置疑。
    “援军?”
    臧礼一时间摸不着头脑,闷声问道。
    “巴尼汉所部,就是我们的援军!”
    “啊?”
    这次连种轩也没反应过来。
    听皇帝提及,才发现,按照敬道荣所说,理论上岳少谦除了敬道荣之外,还派出了巴尼汉这一路援军。
    只是现在他们都拿下汝南城了,巴尼汉所部还没有半点音信,难道不是说明,没能突破蒲前部的封锁吗?
    种轩心里固然清楚,巴尼汉和他一样,都是少年英杰,因为其南越土著的出身,尤其擅长山地作战。
    麾下兵马,也大多是南越土著出身。
    但问题在于,现在下雪了。
    山林里寒凉,大雪封山,在这个气候之下,翻山越岭已经不是易事。
    翻完之后,还得面对山下栅寨之中的东胡守军。
    栅寨可不仅仅是防备归义军出逃,也能从另一面防备大汉的援军。
    十天半个月的,没有巴尼汉的消息,十有八九就是突破失败。
    岳少谦的两路支援,能来一路,就已经很不错了。
    臧礼和种轩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疑惑。
    臧礼不解问道:
    “陛下,巴将军当真能来吗?”
    如果巴尼汉能来,打蒲前光所部一个措手不及,加上他们突然杀出城中,以及先一步展开布置的敬道荣。
    确实有可能大胜一场,乃至于将蒲前光所部,直接剿灭。
    但巴尼汉真有可能赶到吗?
    不仅要面对东胡人的拦截,一路上的困难重重,就连目的地也不明了啊!
    归义军这么一通走位,在消息闭塞的情况下,只怕就算是自己人,都很难相信,此时的归义军在汝南!
    要是巴尼汉好不容易突破了封锁,结果赶到了西平
    不过刘恪并不纠结这些小事,颔首笑道:
    “那是自然。”
    他深深看了臧礼一眼,若有所指道:
    “就像相信你一样,朕相信每一个汉臣。”
    臧礼一愣,一时间感动的无以复加,忠诚嘎嘎涨。
    他一介流寇,又是降将,何德何能让皇帝如此信任有加?
    刘恪说罢,便不做言语。
    让种轩与臧礼守好城,又去看了眼吕奉父在汝南城中的讲学,便去往府衙中休息。
    他当然相信巴尼汉。
    巴尼汉是天生的特种将领,还是个人型变频空调,正适合这个局面。
    而且当时巴尼汉还小的时候,刘恪就看过,统率可以自然成长到98。
    这几乎是岳少谦之下的第一人,狄邯这些年一直统兵,只怕都有所不如。
    纵然还没成长到巅峰,也不会差到哪儿。
    敬道荣都能突破的封锁,最擅长于此的巴尼汉,没理由突不过来。
    再说了,皇帝相信自己的臣子,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但刘恪也没打算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偶尔还是能开开小挂的。
    【姓名:刘恪】
    【年龄:24】
    【统率:80;武力:71;智略:77;理政:65】
    【正统:100】
    昭武五年的他,已经24了。
    各项能力相较于登基的时候,也有了十足的进步。
    统率这方面,已经有了80点,相较于单骑入汝南的时候,涨了3点。
    算得上二流将领。
    这也是刘恪有自信带着归义军,从西平县一通走位,三渡汝水,再奇袭汝南的原因所在。
    这个统率,加上自己的威望,以及足数的天命,统率一万出头的归义军,绰绰有余。
    武力值只因为擒拿张定国、杀了侯万醒,而涨了1点。
    其实武力这对刘恪,已经没啥太大意义了。
    天命太多,他已经有各种开各种武力挂的方法,能玩出花儿来。
    智略涨的倒是不错,刘恪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心里的算计越来越多了,确实有所成长。
    哪怕不鬼魅,也能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发挥。
    重点来了。
    【君威:2048】
    刘恪自单骑入汝南之后,大半年都没抽过天命。
    原因就在于,没有攻城略地,获取的君威数量着实不够多。
    凭着臧礼、袁深,以及后方的萧元常,可能挖掘出来的各种人才。
    再加上满怀英的【生态调查】、傅玄策【海上丝绸之路】,这两个大的政令。
    也才涨到了一千五百多一点。
    直到取下汝南城这个汝南郡的郡治之后,才算又添上了500。
    按照定向抽取,有五成概率会歪来计算,足够他抽出一个准确的定向了。
    而且刘恪这次还讲了一波玄学。
    汝南,是光武皇帝进修魔法的地方。
    虽然倒流河的碑,是他造假的。
    但他也是诚心在祭拜着。
    乃至于现在,床榻前一步,就是那方石碑。
    可谓虔诚无比。
    “系统,给我定向抽刘秀!!”
    刘恪又对着石碑拜了拜,祖宗在上,多多保佑啊!
    【叮!恭喜宿主已获得不可思议的天命,请自行查看!】
    暌违已久的系统声传来。
    刘恪慢慢睁眼,看向了天命栏。
    顿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嘴唇微微张开,心跳加速,思绪混乱,大脑仿佛一片空白。
    等他稍微缓过劲来,看了几眼石碑,然后揉了揉眼睛,又不确定地再次看向了天命栏。
    再度确定之后,整个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只得强行压下心中激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终于才将自己的情绪,稳定了下来。
    【天命所归】
    一发入魂。
    去医院了,所以晚了,继续日万,争取九月份每天都能日万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四合院:解旷解忧 蛇仙:开局吞噬仙帝 序列:吃神者 末日公寓求生,而我无限分身! 大婚当天去照顾师弟,我走你哭啥 无尽破限,我在高武天道酬勤 汉末之乱臣贼子 我的谍战岁月 御兽:从契约史莱姆开始 剑气朝天 魔道真仙:从白骨大力法开始 氪命推演,无敌从斩妖开始 历史国战:开局黄巾起义 四合院:从青霉素开始 我癫任我癫,全家都靠边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蛇胎产子,恶诡托生 全民求生,获得D级人员模拟器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