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五十六章 大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六章大赛(第1/2页)
    日子在指尖与柳条麻线的摩擦中飞速流逝。
    《共生》系列的三件作品终于成型。
    灯罩骨架弧度优美,柳皮编织的罩面疏密有致,如同生长在上面一样;
    花器沉稳灵动,仿佛一件藤蔓雕塑,荆条为主干,柳皮缠绕其上形成细腻肌理,预留的孔洞恰好插入干枝花卉。
    收纳盘的边缘像卷曲的嫩叶自然起伏,内部用缠枝纹路分割空间,既实用又有欣赏价值。
    三件作品既保留了手作的温度与痕迹,又充满了现代设计的美感。
    大赛组委会设立了官方咨询群,里面各种消息和小道传闻乱飞。
    “青姐,宏达柳艺的作品照片流出了一张局部图,”张磊把手机递给柳青,“你看。”
    照片角度刁钻,只拍了一个细节,巨大的、极具几何冲击力的曲面结构,表面光滑得不像柳编,更像是金属或塑料制品,嵌入了LED灯带,科技感十足。群里都在惊叹宏达的大手笔和颠覆性。
    “这…这还能看出是柳编吗?”王婶凑过来看了一眼,咋舌道。
    “听说钱总砸了不少钱,用了什么新型树脂复合工艺,说是能批量生产。”
    张磊说起听到的一些消息,
    “评委里那位投资人代表,公开表示很欣赏这种具有大规模商业化潜力的方向。”
    周明看着那张照片,嘴唇抿得紧紧的,没说话,但眼神复杂。
    李阿婆的“百鸟朝凤”大屏风也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那是纯粹的传统技艺,像一座华丽的丰碑,但也仅此而已。
    李阿婆没想到自己活这么大岁数有朝一日还能参加大赛,开心的不得了,根本不在乎结果。
    她本不想参加什么比赛,大家都鼓励她参加,老人家还有些不好意思。
    柳青看着自己的《共生》作品,找来极细的麻绳和刻刀。
    她在每件作品内部最不显眼、但触碰时能感受到的地方,用爷爷教授的古老编码方式,精心编入了奶奶那个小小的“月”字标记,还编入了所有参与制作的工坊成员的姓氏缩写。
    “这是我们给作品的签名,”她轻声说。
    做完这些柳青开始准备陈述稿。她没有去堆砌华丽的辞藻和数据,而是决定从后山的那片斜坡讲起,从一根荆条、一缕麻线、一张柳皮讲起,讲述“三春之木”的故事,讲述“蒸汽曲木”的智慧,最后引出《共生》,它不是产品,它是一个关于传承与未来的提案。
    一切准备就绪,转眼到了大赛开幕的日子。
    县文化中心礼堂俨然成了柳编艺术的殿堂。五彩的招贴、闪烁的镁光灯、攒动的人群、以及空气中混合着的柳条清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气息,共同酿造出大赛日独有的氛围。
    舞台中央,一件件参赛作品被精心陈列在旋转展台上,灯光聚焦,接受着评委和观众目光的检阅。
    钱宏达的宏达柳艺团队声势浩大,他们的作品《未来之巢》是一个巨大的、流线型的巢穴状艺术装置,表面光滑如镜,嵌有可变色的LED光带,视觉冲击力极强,引得不少人驻足拍照。
    钱宏达本人西装革履,正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工业化设计、模块化量产和市场前景。
    另一侧,李阿婆的《百鸟朝凤》大屏风前也围着一群老辈人,啧啧称奇于那繁复到极致、毫无瑕疵的传统技艺。
    李阿婆穿着一身新衣坐在一旁,表情有些局促,又带着自豪。
    而柳青的《共生》系列,则被安排在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没有炫目的灯光,没有庞大的体积,但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自有一种沉静而强大的吸引力。
    柳青、周明、张磊等人穿着统一的工坊棉麻围裙,站在展位旁,反而成了最不起眼的存在。
    答辩环节开始。
    钱宏达率先登场。
    “…我们的《未来之巢》,采用了最新的复合材料技术,完美融合柳编纹样,单件成本可控制在千元内,一旦开模,日产量可达百件,极具市场竞争力!我们瞄准的是高端家居市场和公共艺术领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六章大赛(第2/2页)
    他的陈述充满自信,围绕着效率、成本、规模和商业价值,赢得了台下不少投资人和商家代表的点头。
    李阿婆的陈述则朴实无华,甚至有些磕绊,核心就是“一辈子就吃这碗饭的手艺”、“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文化评委们面露赞许,但其他评委则反应平淡。
    终于,轮到柳青。她没有打开PPT,而是拿着一个简单的帆布包走上台。聚光灯打在她身上,能看清她围裙上还沾着一点柳屑。
    台下有些细微的骚动,似乎对她的简陋感到意外。
    柳青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看到了爷爷坐在那里的身影,心忽然就定了下来。
    她没有直接介绍《共生》,而是从帆布包里,依次拿出了一根带着斑驳表皮的老荆条、一缕柔韧的麻线、一片精心染过色的柳皮,将它们轻轻放在演讲台上。
    “各位评委,各位朋友,”她的声音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很快变得稳定而有力,“在介绍我们的作品之前,我想先请大家看看这三样东西。”
    台下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那三样平凡无奇的材料。
    “这不是普通的材料。”柳青拿起那根荆条,“这是后山向阳坡上长了三年的荆条,夏至前后砍伐,木质最硬,性子最烈。它不想被弯曲,只想笔直地生长。”
    她接着拿起麻线,“这是秋后的韧麻,在水里沤过,在石头上捶打过,变得坚韧无比,它是天然的筋脉,负责连接和固定。”
    最后,她举起那片柳皮,“这是初春剥下的柳树内皮,最是柔韧,能编出最细腻的纹样,但它也是最脆弱的,需要保护。”
    “我们清河镇的祖先们,早就摸透了这些材料的性子。他们知道,做东西,不能跟材料较劲,要顺势而为。”
    她开始讲述爷爷带她进山选材的故事,讲述“蒸汽曲木”古法如何让倔强的荆条学会优雅的弯曲,讲述李阿婆如何将失传的纹样一点点复原,讲述周明如何用现代的计算确保结构的稳定,讲述团队如何像自然界的共生系统一样协作。
    她没有堆砌术语,只是平实地讲述,却仿佛将所有人带回了那个弥漫着蒸汽和柳香的工坊,看到了那些专注的手和炽热的心。
    “……所以,我们做的,不是一件追求最快、最便宜、最炫目的产品。”
    她的声音逐渐充满力量,
    “我们做的,是一个提案。一个关于手艺在当下该如何活着的提案。”
    她走向《共生》系列,灯光随之聚焦。
    “它叫《共生》。是荆条、柳皮、麻线的共生;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思考的共生;是实用功能与艺术表达的共生;是我们团队里每一个人的共生。”
    “我们相信,创新不是抛弃过去,而是更深刻地理解过去,然后带着它的灵魂,走向未来。”
    “非遗产业化,不是把手艺变成冰冷的商品,而是让手艺以一种有尊严、有温度、有生命力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继续它的传承。”
    她最后轻轻触摸了一下那盏灯,结束了陈述。
    “这就是我们带来的,《共生》。谢谢大家。”
    台下寂静了片刻。
    随即,掌声如同潮水般响起,最初来自几个位置,迅速蔓延开来,变得热烈而持久。
    评委席上,那位一直沉默的设计专家率先鼓起了掌,眼神里充满了赞赏。
    文化评委们频频点头,甚至连那位商业评委,也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柳青站在台上,微微鞠躬,眼眶有些发热。她看到台下的周明和张磊用力地鼓掌,王婶她们激动地抹着眼角,旁边端坐的爷爷,虽然没什么表情,只是那常年紧抿的嘴角,也有些上扬。
    争锋,从未止于技艺。
    理念的共鸣,有时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力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弹幕护体!妖女今天也在努力洗白 巫师:我带错了系统 霍格沃茨:奇迹之上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恶雌狂刷好感,五个绝美兽夫沦陷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机甲大战正酣,你说你已成仙帝?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半岛:影帝从分手开始 胎穿七零:我靠读书带全家致富 隆万盛世 穿成恶毒雌性,俊美兽夫跪地求宠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三角洲:这个主播太CS 噩梦使徒 小马宝莉:平凡小马 小姑奶奶三岁半,专治不肖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