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浙大校园正式进入寒假模式,学生们拖着行李箱,带着归家的兴奋匆匆离去。
苏宁也在自己的大平层里简单收拾行囊,准备返回青岛老家过年。
窗外冬意正浓,西湖仿佛也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灰蒙雾气中。
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突兀地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的北京城号码。
“喂,您好?哪位?”苏宁随手接起,语气平常。
“您好,请问是苏宁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干练而略显急促的女声,背景音里似乎还有隐约的讨论声和纸张翻动的声响。
“我是,您哪位?”
“苏先生您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筹备组节目统筹办公室。”对方的语速很快,但吐字清晰,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官方气息。
苏宁瞬间愣在原地,手里折叠到一半的毛衣都忘了放下。
“......春晚节目筹备组?”他怀疑自己听错了。
距离除夕夜只剩半个多月,这个时候接到春晚邀请,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
“是的。我们正式邀请您参与本届春晚的演出。”对方的语气肯定,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意思。
“邀请我?”苏宁的惊讶溢于言表,他甚至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日期,确认今天不是愚人节,“抱歉,我......我很荣幸,但还有不到二十天就过年了,排练时间来得及吗?而且......我并不是专业歌手或者演员,我没什么能拿得出
手的才艺登上春晚舞台。
他深知春晚的规格和审查之严,每年有多少精心准备的节目在最后关头被拿下,怎么会临时找一个像他这样以“网红”身份被人知晓的演员?
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苏先生,您的疑虑我们理解。”对方的反应很快,显然预料到了他的反应,“我们关注到近期网络上流传的一段关于您的视频素材,是您在《正阳门下》剧组期间,即兴表演的一段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舞蹈片段,用
于逗同剧组的女演员范琳小姐开心。”
苏宁一怔,那段即兴的,带着玩闹性质的舞蹈,他几乎都快忘记了。
当时只是剧组休息间隙的随意玩闹,不知被谁用手机拍了下来,竟然流传了出去?
电话那头的声音继续传来,带着专业的评估口吻:“这段舞蹈虽然短暂,但您的身体控制力、节奏感和表现力都非常出众,动作流畅且有独特的韵味。我们舞蹈组的导演看了之后,认为您具备非常扎实的舞蹈功底和舞台感染
力。”
“因此,我们希望您能基于此,准备一个时长约两分半到三分钟的独舞节目参加我们的审查。如果节目质量过硬,能够通过最终审核,您将有机会在春晚的舞台上进行个人独舞表演。”
个人独舞!在春晚舞台上!
这几个字的重量,让苏宁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绝非仅仅是增加曝光度那么简单。
一旦成功,这将是对他艺人身份的极大认可,是一次跨越阶层的华丽转身,其带来的声望和后续资源,是任何商业广告或网络热度都无法比拟的。
机遇来得如此突然,又如此巨大,像一块巨大的馅饼从天而降,砸得他有些晕眩,但也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短暂的震惊过后,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挑战欲取代了最初的疑虑。
他深吸一口气,握着手机的力道加重了几分,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非常感谢春晚节目组的认可和邀请。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我愿意全力以赴,接受这个挑战。请问具体的节目要求、排练时间和审查流程是怎样的?”
窗外的西湖依旧平静,但苏宁知道,这个寒假,乃至他整个事业的轨迹,都因这个意外的电话,彻底改变了。
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正在前方等待着他。
等到挂断那个来自北京城的惊人电话之后,苏宁站在公寓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冬意萧索的西湖,心绪依旧难以平静。
春晚独舞的机会像一束强光,骤然打在他原本只是计划回家过年的平凡假期上。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也可能越大。
他深知春晚的审查机制可谓是严苛无比,多少大腕的节目都可能倒在最后一刻,更何况他这样一个临时被邀请,毫无背景的新人。
最终能否真的站上那个亿万人瞩目的舞台,还是未知数。
于是他拿起手机,先拨通了青岛父母的电话。
听筒里传来熟悉的喧闹声,鱼贩的叫卖,顾客的询价、塑料袋的??作响交织在一起,背景音里还夹杂着母亲略带疲惫却利落的应答。
“妈,我这边临时有点工作上的急事要处理,今年可能得晚回去几天。”苏宁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常,像是只是推迟了归期。
“哦哦,行!知道了!忙你的正事要紧!”母亲的声音语速很快,显然正忙得不可开交,“这边年底海鲜生意好得很,我跟你爸都快忙飞了!你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别熬夜!平平安安的就行!”
电话那头传来父亲高声询问价格的声音,母亲匆匆应了一句,又赶紧对着话筒说:“行了行了,不跟你说了啊,摊上忙死了!你爸喊我呢!你自己注意安全!晚回来就晚回来吧!反正你小子最近主意越来越大大,能折腾!”
话音刚落,电话就被干脆利落地挂断了,只剩下一串忙音。
苏宁看着手机,哭笑不得。
父母的反应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年关将至,家里的海鲜摊档正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他们脚不沾地,根本无暇细究儿子所谓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在他们朴素的世界观里,儿子健康平安,有自己的事业要忙,这就足够了。
再加上去年秋天的那场车祸,他们老两口对苏宁的要求就更简单了。
只是这种略带“粗糙”的关怀,反而让他松了口气,不必过早解释这份沉甸甸的,却也可能落空的期望。
收起情绪,他的手指在通讯录上滑动,下一个电话,他打给了陈晓君。
电话几乎是被秒接的,听筒里传来她清晰而沉稳的声音:“苏总?”
“君君,”苏宁开门见山,语气郑重,“计划有变。我刚刚接到一个紧急且重要的任务,需要立刻去北京城。你最好能陪我一起去??时间很紧,任务重,而且,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很可能......都没办法回老家过年了。”
他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理由:“我记得你跟我提过,你在剧团除了表演,也系统学过舞台化妆,尤其擅长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和根据舞台灯光效果设计妆面。这次去北京城,我可能需要你这方面的专业技能,毕竟咱也不是
什么大腕,肯定不会给配备化妆师。”
电话那端沉默了两三秒,似乎在快速消化这突如其来的巨变和其中隐含的重大信息。
什么样的紧急任务会可能让人无法回家过年?还需要动用舞台化妆技能?
然而,陈晓君却是没有多问一句。
对于苏宁,对于这份她毅然投入全部心力的事业以及那个“合伙人”的承诺,她早已下定决心。
“我明白了。”她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干脆利落,“我需要多久时间准备?什么时候的机票?我这就回去收拾行李。”
这种绝对的信任和高效的执行力,让苏宁心中一暖。
他迅速交代了大致的时间和行程安排。
“好,我随时可以出发。”陈晓君的声音里听不出丝毫为难,反而带着一种被委以重任的郑重,“机场见,苏总。’
结束通话,苏宁深吸一口气。
窗外的城市依旧车水马龙,无人知晓一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可能即将因为一个电话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至少此刻,他不是独自一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
有一个伙伴,将与他一同北上,奔赴一场前途未卜,却可能光芒万丈的未知旅程。
首都机场的航站楼内,人流如织。
苏宁和陈晓君刚从头等舱通道走出,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在那里的范琳。
她即使穿着简单的羽绒服和牛仔裤,戴着鸭舌帽和口罩,那高挑的身形和明星特有的气场依旧让她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见到苏宁,她眼睛弯了弯,快步迎了上来,很自然地挽住了他的手臂,目光却落在身后的陈晓君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打量。
“陈助理也来了?”范琳的语气轻松自然,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她的视线在陈晓君那张只化了淡妆,甚至因长途飞行而略显疲惫的脸上停留了不到一秒,便轻巧地移开,笑意未达眼底。
在星光熠熠的范琳看来,这个跟在苏宁身边的女孩实在太过普通,像一杯温吞的白水,缺乏任何能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
她压根不会将这样一个“小助理”视为任何意义上的威胁,更不会认为苏宁对她有什么特别之处。
陈晓君下意识地避开了范琳的目光,微微颔首:“范琳姐。”
她的声音有些紧,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随身行李箱的拉杆,一种难以言喻的局促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苏宁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微妙的氛围,但他此刻心系更重要的事情。
“苏宁,我们走吧!招待你们吃饭。”
“下次吧!琳姐。”他拍了拍她的手,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时间太紧,我们得直接去春晚节目组报到,排练任务重。”
“需要这么急吗?吃个饭,注意一下,明天再去行不行?”范琳自然是有些失望和郁闷。
“琳姐,先不说节目会不会被毙掉,央视能注意到我就很不容易,现在实在是没有太大的话语权。”
“行吧!忙完了,记得回家吃饭。”
“肯定的!这段时间我都会在京城,有的是机会陪你。”
而范琳无奈的叮嘱了几句便目送苏宁和陈晓君离开。
没有片刻休整,苏宁和陈晓君直接拖着行李赶到了中央电视台所在的复兴路。
经过严格的身份核对和手续办理,他们被工作人员引荐着进入了一个忙碌无比的排练厅。
这里仿佛是一个高速运转的创意工厂,空气中弥漫着汗水、焦虑和极度专注的气息。
导演、编舞、音乐编辑、舞美设计......
不同工种的人步履匆匆,大声讨论着细节。
巨大的镜子前,不同节目的演员们正在编导的指导下,反复打磨着动作。
接待他们的副导演语速极快地将他们带到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开始阐述节目的核心创意:
“苏先生,您的节目暂定名为《时代之光》。核心构思是通过独舞,展现一名七八十年代的青年工人,随着时代洪流,一步步蜕变,最终成为二十一世纪掌握先进技能,充满自信的新产业工人的形象。”
他一边说,旁边的编舞老师一边开始向苏宁演示核心动作段落。
“舞蹈风格会融合一些经典的元素,比如您之前展示过的,类似迈克尔?杰克逊那种富有爆发力和节奏感的“太空步、滑步和定点动作,象征打破桎梏,展望未来的激情。但同时,也会加入大量具有工业时代印记的动作语言
??比如模仿机械运转、抡锤、焊接、操作精密仪器等,形成一种跨越时代的视觉对话。”
接着,副导演指出了最大的难点:“整个舞蹈大约两分五十秒,最大的挑战在于快速换装。您需要在舞蹈过程中,通过巧妙的走位和动作设计作为掩护,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三次服装转换??从老式的工装蓝布衫,到九十年代
的夹克衫,再到新时代的智能工装制服。每一次换装都必须精准、流畅,不能打断舞蹈的节奏和情绪的整体性。这对您的体力、节奏感以及与我们后台服装老师的配合默契度,都是极大的考验。”
苏宁凝神听着,目光紧随着编舞老师的动作,大脑飞速运转,记忆着每一个节拍和走位。
陈晓君也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迅速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下舞蹈中可能影响妆发造型的细节动作,特别是那些快速转身,甩头以及可能因剧烈运动而需要频繁补妆的节点。
排练厅的灯光炽热,音乐声、节拍声、指导声交织在一起。
苏宁脱掉外套,深吸一口气,站到了镜子前。
他知道,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艰苦战斗,从现在起,已经正式开始了。
而陈晓君也默默打开随身带来的化妆箱,做好准备,随时为舞台上那个追逐光芒的身影,提供她最坚实的后勤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