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362章 丹巴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62章丹巴德
    比哈尔邦比罗恩想像中的还穷,不仅仅是因为亚达夫的「狮子大开口」。
    他还和萨蒂亚考察了这里的经济情况,真实数据让他们都有些吃惊。
    印度已经开放六年多,比哈尔非但没有发展起来,经济还每况愈下。
    他们是怎麽做到的?这是罗恩脑袋里的第一个想法。
    前面说比哈尔邦没有任何工业,并不是夸张之词。
    这个邦全靠农业在支持,90%的人口都住在农村,城市化率不到10%。
    罗恩本来还想,如果煤炭实在谈不下来,就乾脆在首府巴特那也建一座发电厂,就像勒克瑙那样。
    但现在再看看这个人口结构,他敢保证,最后发电厂保证会血本无归。
    这点城市人口用的屁的电,建好了这些穷鬼也没钱交电费。
    十有八九都是偷电,把罗恩的发电厂偷到倒闭为止。
    还好比哈尔根本不讲规矩,对个人丶对政府来说,都是如此。
    亚达夫也非常「敞亮」,不用罗恩开口,就表示煤什麽的随便拉。
    他们只看重短期利益,拉一次煤给一次钱,从何来不考虑长期收益和邦内发展。
    他们竞选议员也不是为了让比哈尔变得更好,纯粹是出于捞钱的目的。
    就这种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比哈尔能有发展才见鬼了。
    瞧瞧邦政府档案上的:绝大多数比哈尔人都在享受田园牧歌式的悠闲生活。
    呸!连饭都快吃不上了,你说是原始社会的生活倒还差不多。
    只有不足十分之一的比哈尔家庭能享受用电的方便。
    嗯,住在城里的人,也不是家家户户都用的上电。
    三十个比哈尔人中只有一个能买得起自行车。
    这玩意儿多少钱来着?罗恩记得,好像一千卢比左右吧。
    近七千万人口的比哈尔人,只有300多万人掏得起一千卢比。
    妈蛋,罗恩给北方邦农民开的最低薪资,都快有一千多卢比了。
    如果把污秽之地的普通工人,大城市人眼里的乡下老鼠,放到比哈尔的话,那就是妥妥的中产阶级啊。
    不,300万比7000万,这已经是最顶尖的一小撮富人!
    罗恩只觉得荒唐,比哈尔这吊地方比北方邦还离谱。
    比哈尔的人均寿命也是印度最低,与大多数人可以享受医疗丶教育以及用电的喀拉拉邦相比,比哈尔人平均少活15年。
    也就是说比哈尔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四五十岁,这可是90年代中期,不是上个世纪。
    他完全没法想像比哈尔人过得什麽样的生活,在很多地方,四五十岁的男子还处于壮年期。
    不过想到前几天遇到的库尔马医生,他又释然了。
    医疗委员会形同虚设,你指望比哈尔会有什麽医疗资源吗?
    可能大多数人都混吃等死,生病不生病,以及生病后能否活下来,全看天意。
    在比哈尔也没有多少就业机会,它的经济极其贫弱,尽管其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7%,但是营业税仅占全国营业税收入的0.7%。
    只有不到五十分之一的人拥有电视机,有些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电视机长什麽样。
    这彻底打消了罗恩在比哈尔拓宽苏尔电器销售渠道的念头,太穷了,没搞头。
    甚至你白送给这些人电视机,他们也看不了,没电。
    许多比哈尔人的娱乐生活全依赖亚达夫,他的公共演讲吸引了成百上千的人们。
    是的,每一次集会,都被比哈尔人当作娱乐活动。
    他们没其他事可干,亚达夫能言善辩,演讲充满趣味,大家都把这当作笑话看。
    翻完了这些档案,罗恩只能叹气。
    都说北方邦是地上神国丶人杰地灵,但比哈尔更是重量级,这里的人仿佛不是生活在文明社会。
    北方邦最多搞搞抽象,人却也活的像个人。
    比哈尔呢?让你感到窒息,文明隔阂的窒息。
    偏偏这里的人毫无所觉丶习以为常,因为他们没见过光,也无法想像大城市的生活该是什麽样的。
    在巴特那又呆了两天,罗恩和萨蒂亚在亚达夫某个儿子的陪同下,又前往丹巴德。
    说这里是工业之城,着实是夸张了。只不过因为几大工厂的存在,才看起来像那麽回事。
    工厂之外依旧一片赤贫,沿途的土路上,随处可见北印度特色的茶铺。
    里面的人形蜘蛛们蹲在地上,缓慢又麻木的擦拭着地板。他们只有三十几岁,但看起来却有五十多。
    罗恩终于能理解比哈尔人的寿命为什麽那麽短了,他们都被榨乾了。血肉不剩,只有颤颤巍巍的骨架。
    丹巴德城里倒是像那麽回事,有大楼丶有玻璃幕墙,还有街道。
    只不过和印度大多数城市一样,这里也喧嚣吵闹丶污染严重丶拥挤不堪,缺乏真正的城市应该拥有的历史厚重感丶整齐规划丶高贵庄严。
    半吊子的城市,住着半吊子的人。
    这里的有钱人大多数是煤老板,他们喜欢把金子镶在嘴里。
    每当大笑时,嘴里的金子就和外面的玻璃一样,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这些玻璃和金子都来自煤矿矿井。
    亚达夫的儿子说,在城郊有一个大煤矿,是印度黑暗之地上最大的煤矿,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矿。
    是的,丹巴德也有一个别称,叫黑暗之地。
    这里遍地是黑黢黢的煤田,你走在路上随脚踢两下,就会有一大块煤被撅出来。
    煤矿在地下连绵约十六公里,有些地方还燃烧着地下火,将浓烟送到空中,其中一些地下火已经持续烧了一百多年了!
    可以说丹巴德就是建立在煤矿之上的城市,这里的矿工是城市的主要职业者,剩下的大多数人都为他们服务。
    城里没什麽好逛的,看起来就像东大十八线的县城。
    因为煤炭粉尘随风飘散,城市的建筑都蒙了一层黑灰,看起来雾蒙蒙的,显得陈旧不堪。
    天空和地面都是暗灰色的,空气刺鼻还带有几分类似战场硝烟般的窒息感,让人忍不住想打喷嚏。
    不过罗恩依旧在这里待了两天,他在等人,等北方邦那里的探测团队过来。
    虽然亚达夫的儿子信誓旦旦的保证,他手里掌握着所有煤田的数据,但罗恩信不过比哈尔人。
    他们太狡诈了,尤其是拿自己的母亲起誓时,你要格外的小心。
    丹巴德这里有一支贱民种姓,她们所从事的职业是鸡女。
    没错,这个种姓从古印度流传下来的训诫,就是做鸡女赎今世的罪。
    她们满口谎言,你指望她们的儿子,拿母亲发誓能做得了数?
    等专业团队到齐后,罗恩他们才开始向附近的煤田出发。
    第一站就是贾里亚煤田,也就是亚达夫儿子口中,世界上最大的煤田。
    这座煤田是英国人发现的,从19世纪末一直开采到现在。
    目前已发现的占地面积约450平方公里,共有23座地下矿与9座露天矿,是印度最古老的煤矿,也是印度最高品位焦煤的产地,主要用来炼钢。
    据说当初刚发现时,中心区域的巴赛克村地下突然冒出一股白色的刺鼻气体。
    次日凌晨有村民发现白色气体越来越浓,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火苗从地下窜出地面。
    两天后,村民们的房屋出现开裂并逐步坍塌,巴赛克村就这麽成为贾里亚第一个「被诅咒」的村子。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火苗顺着风势蔓延到17平方公里面积,超过10万人被迫迁离。
    当时的卫生专家李普德说:煤田火灾污染了数百平方公里土地的空气和水源,如果在这里生活1年,预期寿命就会减少10年。
    离英国人撤退不到一年,刚刚组建起来的丹巴德市政府迫不及待宣布「冒烟的土地交给政府治理」。并于70年代圈出一块「危险区」,要求村民全部撤离。
    表面看起来要花大力气治理火灾,实则是无偿取得村民手中的土地,而所谓的「冒烟土地」与「危险区」,其实是焦煤矿的中心区,开采至今都未曾公开储量。
    看看如今数百平方公里的大媒田就知道了,储量太大了,大到印度政府不敢公布具体的数据,生怕引来外人的觊觎。
    毫无疑问,这种大煤田只能交给官方开采。
    印度煤炭公司为什麽有源源不断的优质廉价煤?贾里亚煤田居功至伟。
    不过如塔塔这种企业,也能拿到贾里亚煤田某些矿井的开采权。
    罗恩的苏尔矿业暂时还没资格,所以只能打打周边的主意。
    这种大煤田附近,还有无数的伴生煤田,只不过规模都没有贾里亚煤田那麽夸张。
    根据亚达夫儿子的说法,丹巴德境内共有112座合法煤矿,年产煤量两千多万吨。
    另有1000多座非法煤矿,年产量大约在一千五百万吨左右。
    可以说丹巴德100多万人口,都靠这些煤矿过活,它是此地的经济命脉。
    当初那些失去土地的丹巴德村民也就此沦为廉价煤工,他们明知这份工作会有生命危险,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工作。
    罗恩他们参观完官方煤田,开始朝西北方向进发。
    那里是私矿最密集的西北区,目视不过5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300多个煤矿。
    其中绝大部分都位于地下,因为地表上的煤早就被采的差不多了。
    不过亚达夫到底是首席部长,手里还掌握着一些优质资源。
    看在罗恩是「傻大户」的份上,他准备亮点好东西给他看。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你不是说拍完必亏的吗 开局神级隐藏技能!我已看透一切 半岛:白月光走后,我杀疯了! 九域凡仙方尘 万灵仙族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塌房?我拆了你这破娱乐圈 陈青源董问君 从家族宝树苟成万古世家 一秒一个技能点,我把火球变禁咒 长生:从种田刷新词条开始 从诸界归来的忍者们 从满眼红名开始 阴寿书 我团宠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 姜小姐要二嫁:傅总八秒到场抢婚 董问君陈青源 长生从抚养徒弟开始 徒儿你太强了,下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