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1589斥候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1589斥候战(第1/2页)
    小早川隆景无疑是找到了现阶段对付明军最好的办法,利用本州岛西部丘陵地形层层狙击明军的进攻。
    他是彻底看穿了明国的打算,在倭国大军集结完成前尽可能的外扩防御线,获得更多的防御纵深,方便明军在中国范围内机动。
    似乎上天早有天意般,倭国居然把魏广德,或者说大明看重的区域,一直以来都以“中国”相称。
    古代日本以京都为中心,将全国划分为“近国—中国—远国”三个等级的行政区域。
    “中国”指距离京都较远的地区,并非指现代意义上的中国。
    相比四国和九州岛,本州岛西部自然就属于“中国”。
    而到了明治维新后,日本将全国划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七个区域,其中“中国地方”包含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五个县。
    而这五个县,其实就是本州岛西部的庞大区域,比戚继光划定的控制区还要大一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倭国的地方政治架构里,“县”大约相当于欧美所说的“市”,而倭国的“市”则是市镇的意思,相当于“乡镇”。
    其实,倭国的行政区划是仿效古代中国的架构。
    夏朝至春秋时期,行政区划尚未统一,商周实行分封制,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形成诸侯国自治的局面。
    春秋中期,楚国、秦国率先设立县作为基层单位,战国时期形成郡、县制两级体系。
    秦统一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初期设36郡,西汉增至110个郡(包括诸侯国封地),县级政区达1587个。
    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州郡县三级制,州作为监察区与行政区合一。
    唐代改用州县二级制,全国设10道(后增至15道),道成为高层政区。
    宋代设“路”作为州以上的行政区划,并推行“路级监察制度”。
    元代创立行省制,全国设11行省(包括中书省直辖地区),行省下辖路、府、州、县。
    明代调整为15省,清代增至22省,并在省与府之间增设“道”作为监察区,县级政区数量持续增长,至清朝中期达2000余个。
    民国初年废除府州厅,改设省县两级,并引入市制,但保留了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成立时,沿用了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区,在省以下设立专区,作为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20世纪50年代早期,中国开始市管县体制改革,部份专区被撤销,将专区领导的县市改由省辖市领导。
    由于缺乏经济基础,多有反复,1967年-1975年,专区逐渐改为地区,75年宪法确立了地区的地位。
    所以,很多老城还有“行署”这样的地名,其实就是地区的遗留。
    1983进行机构大改革,撤消大量地区,合并到市,并逐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好吧,还是那话,似乎倭国早就有把这片土地让给“中国”的意思,反正在古代倭国很早就已经为大明划定了本州岛的疆域。
    就在大田城城外的树林里,小早川隆景终于把他对付明军的办法详细说给了国司元相和桂元澄。
    国司元相虽然因为年老已经逐渐被毛利辉元踢出了毛利家核心管理团队,但是毕竟资格够老,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小早川隆景的对明作战计划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那么以此指导其他地方将领和明军作战,也是有非常积极作用的。
    “出城和明军野战,可他们的大崩太厉害,根本守不住。”
    国司元相开口说道。
    “我知道守不住,难道有城墙保护,城池就能够守住吗?
    明人的大崩比我们多,我们依旧很难抵抗。”
    小早川隆景马上就反驳道。
    听到小早川隆景的话,国司元相马上说道:“你那是让卒轻去送死”
    桂元澄在一边听着两人的争辩,好久后才终于开口说道:“小早大人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利用地形阻击明军,不是要守住什么,而是迟滞他们的进攻势头。
    据我所知,明军对上石见、周防等地城池,几乎都是一两战就能轻松攻下,根本没有能够支持太久时间。
    而他们能连续获得胜利,最大的依仗就是他们手里的大崩。
    而我们手里大崩实在太少,而且也没有明军火器犀利。
    要等待援军还需时日,如果不能拦住明军这股势头,怕是很难坚持下去。
    哪怕一个山头就阻挡一天,从这里到大田城,至少十几个山头。
    明军就算攻击顺利,至少也需要十天时间才能前进到大田城下。
    关键还是,他们那股锐不可当的势头,被我们拦下了。”
    听到桂元澄这么说,国司元相才不得不认真思考小早川隆景的提议。
    “那这里怎么办?”
    思考片刻后,国司元相才不得不低头。
    他不是迂腐之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小早的提议,似乎是当前倭国对付明国最好的办法,没理由不采用。
    只是当下的局势,他们刚刚布置下的埋伏,似乎已经前功尽弃。
    “调整一下,留下大部分人继续埋伏,等待明军到来。
    如果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退。
    撤出部分人手开始沿着山头布置防线,后面就一个个山头轮换着抵抗。”
    小早川隆景马上说道。
    出大田庄的时候,他就一路观察地形,觉得这片区域是打明军阻击战的绝佳之地。
    其实,若是位置不好,倭人也不会在这里建城。
    很快,三个人商量妥当,随即就开始调整部署。
    抽出三千人带着一些大筒和铁炮布置在身后两个山头上,有了这层保护,就算他们的伏击战失败,明军短期内也很难快速突击,直接追尾杀到大田城去。
    这样,也就给他们留下了收拢人手和阻止后续山头阻击战的时间。
    就在倭国准备阻击战的时候,明军的斥候也已经悄悄抵达了这片区域。
    只不过还处于洼地外围,并没有发现倭军行动的痕迹。
    之前,明军前出最远不过十五里,毕竟这里是丘陵,前出太远很难和后方保持联系。
    这里不是北方,斥候可以骑马大喇喇的机动,只要跑得快就行。
    现在是在陌生区域活动,斥候都显得小心谨慎,如盲人摸象般缓慢行动。
    若不是刘綎严令斥候必须提前大军一天抵达下一个驻地,寻找合适扎营地点,他们是不愿意出来这么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589斥候战(第2/2页)
    因为和倭人斥候几次交战,明军斥候嘴里虽然依旧看不起这个矮小的倭人,但是战绩在那里,不想死就必须重视起来。
    “李头,前面看样子不是好地方,这里地势一路向下,怕是个绝地。”
    能混到斥候队来的,都是老兵,自然知道扎营该怎么选。
    一般来说都是找平地扎营,有稳定水源的地方,而回避开山头和洼地。
    这附近都是丘陵,虽然山不高,但是如果进入洼地,那等于凭空给不高的山势增加了高度,不管是防守还是进攻,都会非常困难。
    敌军只需要在外围设下防线,阻拦他们撤出这片区域,就能居高临下随意攻击他们。
    “都小心点,把附近山头侦查一下。
    前面就算有好地方,也不适合给大军扎营用。
    得回撤三里,在后面那个树林外围扎营为好。”
    斥候小队长也是这样的判断,其实走到这里他就已经在心里嘀咕了。
    这片区域,怎么和辽东北面山林差不多,只是山没那么高,但也是沟渠纵横的,如果不是顺着官道东进,都特么不好走。
    十个人的小队拉出几十步长度的三股人马,和明军出动差不多的阵型,分成前哨、中军和后卫,不走官道,而是在右侧接近山头的位置往前渗透。
    这个位置,可以借助林木遮挡看清下方道路的情况,随时还可以到山顶观察山对面。
    其实一般来说,大队人马是绝对不会在这个位置前进的,因为老远就暴露位置了。
    可对于小队斥候来说,这样的位置则是最好的选择。
    就算遭遇敌军突袭,不管是上山顶还是滑下山谷,都是可以突围的好选择。
    “啾啾啾。”
    就在这时,前哨方向忽然传出灰头啄木鸟叫声,这是他们小队的暗号。
    模仿灰头啄木鸟的不同叫声,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
    而这声音,自然是前哨斥候发现情况的示警。
    只是,在鸟叫声过来,对面忽然传来一阵倭语,随即李头就隐约看见前方山林中部有十几个人冲出,开始往山上攻来。
    “怎么回事儿,暴露了.”
    李头心里一惊,知道肯定是暴露了行踪。
    “啾儿啾儿.”
    不假思索,他马上也发出两声鸟叫声,那是召唤前哨后撤的暗语。
    同时,他和身边的两人也都张弓搭箭瞄向左下方正在扑来的倭寇。
    “嗖嗖.”
    箭矢划空声响起,三支箭羽飞了出去,随即发出两声惨叫。
    而在他们前方,三个明军斥候微微弓着身体正快速撤回。
    前面的混乱,后卫小队自然已经注意到,他们此时都原地张弓搭箭做出防御姿势,并没有上来支援。
    等到前面两个小队撤回来,他们才跟在最后缓缓后退,时不时六七张弓还会对着后面激射一波。
    而此时在他们背后,已经枪炮声大作。
    倭寇被射伤几人后,倭国的弓手和铁炮手就开始对着明军方向射击,吊着明军斥候撤退的路线一路追击。
    “怎么回事儿?”
    跑出去几里,才甩掉身后追兵,这段距离爬坡下坎,说起来也跑了十来里路,众人都已经气喘吁吁。
    找地方休息,李头这才问前哨的人。
    “我们在的那个位置往前三五里,似乎有大队倭人活动的痕迹,我们是发现他们外围警哨,发暗语是被察觉到的。”
    一个斥候小声说道。
    “也真邪门,五队昨个儿和倭人遭遇,也是发暗语被发现的。”
    旁边一人小声嘀咕道。
    “这林子里也不是没鸟,怎么一发暗语他们就知道了。”
    “是啊是啊。”
    “不对,我好像在这边看到有北朱雀、锡嘴雀,但是好像还没看到灰头绿啄木鸟。”
    终于,有同伴小声说道。
    “难道这边没有?不会吧.”
    几个休息的斥候小声嘀咕,听到李队耳朵里好像醍醐灌顶。
    “后面注意,暗语用北朱雀的叫声。”
    他马上下令道。
    之前没发觉,只看到这边山林里有北朱雀等辽东鸟类活动,所以他们就还是按照习惯选用啄木鸟,主要是这鸟除了叫声外,还有“笃笃笃”啄木头的声音,可以传递更多信息。
    这也是斥候喜欢用这鸟叫声传递信息的原因之一,毕竟声音更多。
    但是倭国的啄木鸟和辽东的不同,叫声也有差异。
    他们一叫,不仅没有起到隐蔽效果,反而把自己暴露了。
    啃了两口肉干,喝了水,李头就招呼道:“原路回撤,倭寇肯定在前方设置了埋伏,把消息传递回去,我们的任务也算完成了。”
    “嗯,靠近那边我就觉得不对,那洼地进去,看样子还要过两个山头才能走出去,看着就渗人。”
    有同伴也附和道。
    能够这样全须全尾的回去,是他们这些斥候每次出发前就反复求神拜佛想要的结果,没人想在外面遭遇敌军回不去。
    其实,大部分斥候战,战败一方都是身首两处,往往都是被割了首级送回去请功。
    沿着原来回返,虽说就十来里路,可担心再次发生和倭寇斥候的遭遇战,和来时一样都是小心的往前摸,也是费了不少时间。
    十多里路,却要走二十里距离。
    走大路当然不需要多走这些距离,可保命更重要。
    于是,在天色渐暗的时候,这队斥候总算是回到了明军营寨。
    核实身份后,很快入营,随即李队就向队正汇报他们的发现。
    然后,就是他被直接带到刘綎面前。
    待详细问清楚情况,又看了他们绘制的简易地图后,刘綎也心里有数了。
    对方派斥候跟踪他们,或许就是为了打埋伏。
    不过现在嘛,算是明牌了。
    他不怕倭寇设伏,只要知道地方还不容易。
    不过今天双方已经碰头,估计倭寇的埋伏也打不成了,只是明后两天的行进,也得加倍小心才好。
    于是,刘綎连夜召集带兵的千总、把总商议,对行军队列进行部署,同时让斥候派出更多人在明后两日我出查探四周敌情。
    “这次敌将有些狡猾,都各自注意点,要想好好的回辽东的话。”
    部署完,刘綎又提醒手下们一句,就怕他们狂傲。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八零娇娇揣崽随军,被硬汉亲哭了 被逐出家门后,暴君捡了我当宝 剑修,狗都不谈 八零,清冷老公又被作精撩失控了 假嫡女重生想抢婚?再嫁你也得下跪 神级选择:从苟在魔门当人材开始 神奇宝贝:大师系统 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 傲世神荒 吞噬星空:天狼之主 从山寨机开始,到国产之光 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杀戮都市! 我具现了蜀山游戏 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忽悠华娱三十年 我非池中物 第五年重逢,驰先生再度失控 对弈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