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杨学斌所说,叶哲泰持怀疑态度。
他知道杨学斌很厉害,已经完成了计算机科学丶光伏产业丶合成淀粉的研究,但这次可是对整个工业体系进行升级。
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量级。
他不怀疑杨学斌的初心,而是担心杨学斌的能力。
万一做不成,不仅是空耗国力,也会对杨学斌的自信心造成极大的打击。
但看着杨学斌坚定的模样,他就知道自己劝不了。
……
接下来几天,杨学斌见到了邓老等一众老前辈。
闲聊之馀,他们对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基本上都是持反对态度,一来是因为这个项目投入太大了,需要真正的举国之力完成;二来是担心杨学斌的能力不够。
倒不是轻视杨学斌,而是对整个工业体系进行升级,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对于此,杨学斌只是微笑以待。
他们不知道,他现在的系统面板数据有多豪华。
姓名:杨学斌。
天赋:天道酬勤。
基础科学:
信息学:LV6(17800/20000)
数学:LV6(16340/200000)
物理学:LV6(18880/20000)
化学:LV6(18900/200000)
生物:LV6(18780/200000)
应用科学:
信息科学:LV6(18560/20000)
能源科学:LV6(17500/20000)
材料科学:LV4(9800/10000)
生命科学:LV5(11500/15000)
运载科学:LV4(7500/10000)
技能:
钓鱼:LV3(4200/5000)
桌球:LV1(89/100)
钢笔字:LV5(12000/15000)
……
系统任务:1(略),2(略),3(略),4(略)。
PS:规范下应用科学。
信息科学,就是以信息处理为核心技术运用,如计算机设备的制造等。
能源科学,涵盖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如太阳能发电丶锂电池丶钠电池等。
材料科学,涉及材料开发与加工技术。
生命科学,聚焦生物体及相关技术。
运载应用科学,就是交通运输相关的技术,比如说汽车丶火箭丶飞船之类的。
五大基础科学全部都是六级,如果只是单独拿出一项来,他相信这世上比他厉害的人肯定有不少;但论综合实力,他认第二,绝没有人敢认第一。
这种综合性的强,甚至比当世在五个领域最强人的加起来还要强。
这就是他的底气。
至于应用领域,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更何况他还有天道酬勤的天赋,举国之力,汇聚无数的技术人员,在他指明方向的情况下,他不相信还无法完成对工业体系的升级。
实际上,随着三大项目的完成,东大的工业体系已经在升级了。
比如说将计算机技术引入生产线,实现自动化生产;
引入工具机,生产数控工具机等等。
只是这个过程有些慢而已,他需要加把力再推动下。
他要做的,其实也不是面面俱到的负责。
除了重点负责几个项目外,其他项目都只提供方向和大致的技术路线,统筹全国各地的研究所和工厂联合攻关。
否则他再厉害,也会分身乏术。
按杨学斌的打算,他只负责新材料丶高精度数控工具机,以及通讯产业。
材料科学是应用科学发展的基础,你材料不过关,设计的产品再厉害也没用,同时越是高科技的产品,对工具机的精度要求越高。
可以说,这两项都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只要完成,以东大科研人员的勤劳和智慧,各个行业都将迎来大爆发。
至于通讯,则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不仅能够创造天量的工业产值和外汇,还能促进科技的发展,比如说无人机丶航天丶物联网丶大数据丶云计算等等,都非常依赖通讯的发展。
实际上,大型强子对撞机也需要用到先进的通讯技术。
只要大型强子对撞机能够建成,东大的工业水平必然会得到一次全面的升级。
……
1974年3月1日。
杨学斌带着叶文洁,返回了京城,搬进了分配的新房子里。
新房子有160多平,家电家具齐全。
虽然在杨学斌看来装修风格有些老土,但却是这个时代最流行的风格。
叶文洁就很喜欢,特别是独属于她的书房。
……
翌日。
杨学斌带着厚厚的档案袋,找到了李老。
这次回京,他的待遇明显提升了好多,不仅有专车司机,还有一名警卫员。
李老看了看杨学斌手中的档案袋,摇头笑道:「小杨啊,才刚休完假你就带着项目来了,看来这个婚假你也没什麽好好休息啊。」
将厚厚的档案袋放在李老桌前,杨学斌笑了笑道:「忙碌惯了,闲不下来。反正也就是写项目申请,也不费多少事情。」
李老摇头道:「你呀你,工作要紧,家庭同样也不能忽视了。项目申请书我后续再看,你先跟我说说吧,我也好有个大致的了解。」
「我想建造一台大型的强子对撞机。」
杨学斌解释说道:「李老,科技的发展是建立在基础研究之上的,特别是粒子物理方面的研究,它几乎决定了一个文明的上限。而它,就是研究粒子物理最关键的机器。」
「大型强子对撞机?」
李老疑惑,这是个非常陌生的名词。
他若有所思地点头,他又看了看厚厚的档案袋,说道:「这个对撞机难度很高,投入很大麽?」
只是一台机器设备,犯不着写这麽厚厚的项目申请吧。
杨学斌点头道:「投入很大,难度很高。不说我们东大,恐怕联合M丶S,集合全球之力都难以完成。」
李老震惊,不由问道:「既然如此,为什麽还要搞?」
杨学斌轻笑道:「李老,我说的集合全球之力,是指目前的科学水平。实际上,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并非我的最终目的,我的最终目的是以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为契机,全面提升我们东大的工业水平。」
李老瞳孔一缩,神色也凝重了起来。
全面提升东大的工业水平,这口气可不小,换做其他人他早就认为是痴人说梦了。
但说这话的是杨学斌。
即便难以相信,他也要慎重考虑。
他拧眉沉思,许久才沉声道:「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你有几成把握?」
杨学斌正色说道:「预计四十亿,科学院和工业部全力配合,我有七成的把握。李老,别看投入很大,可能需要真正的举国之力。
但一旦完成,我们东大将会直接腾飞。
按我的计划,我负责新材料丶高精度数控工具机以及通讯的攻关。
其他产业我会编制发展规划书,提供技术路线和方向,由科研机构进行联合攻关。
如今国内已经完成了光缆的铺设,联合攻关无需跑来跑去,数据可以在网上共享,这实际上并不会带来额外的负担。
毕竟没有我的统筹规划,他们平常也要搞研究。」
也就是说,四十亿的资金其实是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以及三大项目的科研经费。
若非如此,别说四十亿,四百亿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