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思绪的海洋中回过神来,叶文洁就看到杨学斌在笔记本上快速写着。
那认真的模样,让人不忍心打扰。
但她还是问出了自己的疑惑:「师弟,你认为这个世界值得麽?」
为了这个疯狂的世界,杨学斌如此废寝忘食真的值得麽?
至少她觉得不值得。
在她看来,人类社会已经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也不可能凭藉自身的力量抑制自己的疯狂,必须有外力介入才行。
很明显,杨学斌不属于外力。
哪怕杨学斌的成就再高,贡献再大,也依然无法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
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杨学斌一愣,手中的钢笔也停了下来。
抬头看了看叶文,他将笔记本合上,想了想说道:「师姐,在我看来社会的发展和人一样,都是在不断犯错中进步。
我们不能奢望,某个人一辈子从不犯错,是天生的圣人。
这不现实。
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尽可能地抚平社会犯错所付出的代价,甚至是有能力的话,我们还要协助社会拨乱反正,走上正道。
当然我也知道,时代的一粒尘埃落下,于个人而言都是座大山。
我们也无法避免,有很多人会被大山压死。
但社会,总要前进。
文明,也总要寻求发展的出路。」
叶文洁只是静静听着。
既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更没有评论。
她是个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者,无法理解和接受杨学斌这种为社会发展而牺牲个人的做法,哪怕这个做法是无奈之举。
错就是错,没有理由和藉口。
杨学斌也知道,仅凭自己这番话不可能感染叶文洁,否则叶文洁也就不是叶文洁了。
只希望今后,能够慢慢扭转叶文洁的想法。
即便是无法扭转,也要将她留在自己身边,以免出现某些不可控的后果。
以前,他就是大意了。
……
京城。
因为丰收工程,上级吵翻了天。
「荒唐,简直是荒唐,用生产线生产粮食,这违背了最起码的自然规律!」
「我看着杨学斌是飘了,仗着自己有些功劳,就能无视客观规律,提出这所谓的丰收工程,我看他这是要劳民伤财。」
「嘿嘿,按这项目申请说的,以后我们都得喝西北风。」
「话不能这麽说,项目申请报告中不是说了麽,粮食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在本质上,淀粉也就是种化合物,自然可以人工合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杨学斌是学术权威,我们应该尊重。」
……
丰收工程,有人支持,自然也就有人反对。
或是出于实际,或是出于立场。
当杨学斌带着叶文洁回到京城时,上面还在争论。
估计一时半会是批覆不了了。
杨学斌也不急,他带着叶文洁去二炮总部办了入职手续,不过李老因为去开会了,并没有见着对方,有些可惜。
随后,杨学斌就带着叶文洁来到了光伏发展工业区。
叶文洁的入职,并没有掀起任何风波,大家也只是有些诧异,但当听到是杨学斌的生活秘书时,所有人都是欣然支持的。
与杨学斌共事了一年多,甚至有五六年的,他们太知道杨学斌工作起来有多拼。
每天睡两三个小时也就算了,饭也从没有按点吃过。
他们也担心杨学斌的身体。
如今有了生活秘书,起码不用再担心杨学斌的身体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因为天道酬勤,杨学斌其实每天都会坚持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因此身体每天都处于巅峰状态。
叶文洁很聪明,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她忽然发现,杨学斌不仅负责光伏发展工业区,隔三差五地还会跑到隔壁的计算机发展工业区去,基本上就相当于负责人。
而了解了两大工程,她也深深震撼于杨学斌的能力。
她怎麽也想不通,杨学斌在理论物理上成就非凡也就算了,是怎麽做到无缝衔接,在计算机科学和光伏发电方面也有如此高的造诣?
莫非真有天生圣人?
特别是那伏羲大模型,简直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
……
东大的动静,很快惊动了世界各国。
他们震惊的发现,东大竟然在北方和西北方进行大规模的施工,刚开始还以为是要增兵,这可把老苏吓得不轻。
最后才发现,原来是要建设五个光伏发电基地。
随后,钙钛矿光伏的事情也被他们得知。
这下子,欧美哗然:
「怎麽可能,综合发电效率竟然能达到26%,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先是超级计算机,现在又是超级光伏,莫非东大得到了未来技术,亦或者是外星文明的技术?」
「什麽,锂电池的能量效率竟然达到了300WH/KG,这不可能!」
……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他们彻底坐不住了。
这超级光伏不仅发电效率高,而且价格还极其低廉,配合储能的钠电池,完全可以替代所有的水电和火电,不知道可以节省多少的成本。
于是他们纷纷联系东大,希望能够进口。
不说别的,人造卫星就非常需要这种超级光伏来提供电力。
这是个疯狂的时代,包括思想上。
对于东大在计算机科学和光伏产业的跨越式进步,他们一致认为,这肯定是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帮助。
有可能是未来科技,也有可能是外星科技,还有可能是史前文明。
三者对比,史前文明可能性最大。
于是各国纷纷成立专门的部门,以寻找地球上可能存在的史前文明。
毕竟地球拥有四十六亿年的年龄。
人类出现也就两三百万年的时间而已,在地球漫长的岁月里,这是段极其短暂的时间,因此谁能断定曾经就没有出现过史前文明?
当然,他们也默默加大了对东大的渗透,希望能够挖掘出其中的秘密。
……
与此同时,光伏的概念也在全国火了。
起因是最高日报报导了钙钛矿光伏板的性能及价格,单户整套下来也就三百块左右。
如果是整村一起,平均下来两百块都不到。
两三百块是不便宜,可今后的电也不要钱了啊,最多十年就能回本。
出于对光明的向往,光伏产业爆了。
「啧啧,真是稀奇了啊,太阳竟然也能发电,厉害了!」
「哈哈哈,好啊。有了光伏,家里的液晶电视终于可以想什麽时候看就什麽时候看了,三天两头停电,这液晶电视都快成摆设了。」
「据说这什麽光伏发电,我们比M丶S都要厉害呢,还是我们东大的科学家厉害啊。」
「要我说,用不着买全套光伏,直接买什麽锂电池就可以了,只要来电的时候充满电,用个七八天绝对没问题。」
「充电不要钱啊?光伏买了,以后的电费都可以省了。」
……
因为全国各地的光伏产业都还在建设中,光伏发展工业区的三大厂只能进行三班倒的生产,才能勉强应付京城周边的需求。
至于广大的其他地区,就只能等其他光伏产业链在各地建设好了。
……
1971年9月。
在离国庆还有三天的时候,经过十几次激烈的争论,丰收工程最终还是批了下来。
李老第一时间把杨学斌喊到办公室。